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创新开放 不以山海为远
□记者 俞冰清 娄阳
生豆处理、烘焙、包装、装箱、出库……上午9时,库弘烘焙(安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醇厚的咖啡香气弥漫空间。
“我们投产后的产能是每月500吨,一年产能达到6000吨以上,产值在3亿元到4亿元。”库弘烘焙(安徽)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罗欢华介绍。
围绕打造咖啡产业链,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率先开展咖啡产业“告知承诺制”食品生产许可改革,审批环节由改革前的“受理、审查、材料复核、报批、复审、决定、办结、制证”8个环节压缩为“登记受理、审查复核、办结制证”3个环节,助推库迪咖啡项目签约5个月后实现投产,帮助芜湖在全国咖啡产业链中抢占一席之地。
“接下来我们会增加第二条产线,产能会是当前的2.5倍以上,年总产能达到1.8万吨,产值会在10亿元左右。”罗欢华说。
进入芜湖综合保税区,道路右侧芜湖国际贸易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正酣。“目前标准厂房B02已完工,标准厂房B01已建设至4层,国贸中心大楼已建设至9层,保税仓A01已建设至二层,项目整体预计年底完工。” 项目现场负责人汪犇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提供标准化厂房仓储和研发办公场所,实现企业拎包入住。
作为全市十大创新园区之一,该项目聚焦“保税贸易+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产业领域,构建“3基地1平台”产业功能体系,满足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保税检测维修、保税研发服务等“保税+”新业态和国际贸易等企业运营发展需求。
肩负“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落地全国首个汽车变速箱保税维修项目,首批变速箱产品正从国外发货到芜湖综保区。在全省率先实现RCEP相关服务“一窗集成”,为全市外资外贸企业提供国际商事认证、涉外税收、贸易通关便利化、涉外商法、企业“出海”、国际人才、国际金融等业务受理及咨询一站式便利化服务。
今年一季度,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13.4亿元,同比增长22.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653万美元,同比增长56%。步入二季度,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将继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我们将着重把握国内外咖啡生产消费新趋势,以库迪咖啡项目为起点,利用芜湖综合保税区国际供应链优势,围绕咖啡全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促进咖啡生豆贸易、咖啡豆烘焙、咖啡机生产制造等上下游企业在芜湖综合保税区集聚发展,打造咖啡特色产业。”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管委会贸易投资促进局局长严荣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