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 大爱无垠
——记芜湖市首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张舜华
11月5日,从北京传来消息:芜湖市弋矶山医院89岁退休医生张舜华,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称号。作为新安中医“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张舜华用半个多世纪悬壶济世的磅礴大爱和相夫教子的默默付出,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斑斓壮美的人生画卷。
捍医德 传承悠悠国粹
张舜华是“张一帖”世医第13代传人张根桂之女,有“孝女香”之美名。张根桂这一脉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张守仁,因为医术精湛,常一帖(剂)而愈,始称“张一帖”。在张舜华幼年时代,她唯一的兄长,也就是张根桂的独子不幸早夭。张根桂和很多新安医派掌门人一样,受着传男不传女的思想禁锢,不愿意传授女儿祖传医术。不仅如此,他因为独子早夭悲伤过度,加之诊务繁忙,身体每况愈下。
这时候的张舜华,才只有10岁,已是家中的顶梁柱。除了做饭、洗衣、砍柴等日常家务,还要协助母亲照顾年迈体弱的祖父祖母、父亲以及两个年幼的妹妹。张根桂出诊早出晚归,都是她接送或者陪同。张根桂身体欠佳不能出诊时,采集病情、抄方送药也是她的事情。张舜华不忍看着父亲为家族医学后继乏人而郁郁寡欢,加上素怀从医之志,便偷偷学医。
张舜华的“偷学”经历颇显传奇。她随父出诊时默默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用药,揣摩病情,暗中翻阅医籍,并悄悄拿着父亲的采药标本上山识药、采药、配药。因为每次出诊时她都闭口不言,起初好多人都以为她是哑巴。还有几次,父亲因郁郁寡欢,在外饮酒大醉,躺倒路边,每次都是张舜华以娇弱的身躯把父亲背回家中。女儿的至真至诚至孝最终感动了张根桂,他破例答应教女儿祖传医术。张舜华不仅继承了“张一帖”辨症准、用药猛、剂大力专的特点,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诊疗方法。由于医术精湛,普济苍生疾苦,张舜华赢得皖、浙、赣等多地群众的信服,被誉为“女张一帖”。
作为新安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张舜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将祖传末药秘方无私献出、造福社会。近年来,她指导创建“世传张一帖诊所”,并拿出积蓄捐建新安国医博物馆,展示新安医学源远流长历史,号召牢记救死扶伤使命。
明大德 情牵芸芸百姓
张舜华擅长医治肝病、胃病、风湿病、妇科病等疑难病症,不仅医术精湛,更以医风医道医德闻名遐迩。
如果病人远道而来,她经常留病人吃饭,端茶倒水不厌其烦。无论病人在何地,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自身身体情况多糟糕,张舜华都是随喊即到,一心救赴。就算半夜入睡了,遇到有病人请求出诊,张舜华也从来没有推辞。在她的家乡歙县定潭,因此有“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敲门一帖传”之说。
张舜华的女儿李艳说,她和哥哥姐姐都有小时候被母亲背着出诊的经历,而且经常是在刮风下雨天出门。张舜华常年身后背幼子、胸前挂药箱,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步行,有好几次差点坠落山崖。当地群众看到这一幕,深受感动,有人劝她歇歇,照顾好自己。张舜华说:“只要能干些事,就应该给乡亲们多做点。”大家形容她是“铁打身体、马不停蹄”。
李艳还深情地回忆说,母亲白天诊病,晚间在煤油灯下翻阅医典、总结病案,力求医术精益求精。她数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医理,认真付诸实践,对病人的治愈率日益增高。附近的屯溪水运社为答谢她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患者,特地安排人定期到张舜华的家乡放映电影,以表达对其救死扶伤精神的感激之情。
由于常年诊务操劳过度,65岁时张舜华不幸中风,但她以超常的毅力刻苦锻炼,至今没有复发。即便到了80多岁高龄,张舜华依然坚持为群众义诊,每天接诊数十人。她经常对子女说:“作为一名医生,能让更多人恢复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严家德 弘扬淳淳良善
张舜华的爱人李济仁是首届国医大师。二人婚后不久,李济仁赴合肥工作,夫妻俩长期分居两地。直到1980年张舜华调进弋矶山医院,夫妻俩总算团聚了。
张舜华内刚外柔,心性仁慈。她一个人拉扯5个子女,面对工作生活压力,从无怨言,并以事业上的鼓励、生活上的关心,支持李济仁为社会和医学作更大贡献。
回忆起幼年的那些艰难岁月,每个子女都印象深刻。张舜华从一大早起床便开始忙碌,白天上班诊病,一心扑在工作上,下班后操持家务,常至深夜。5个小孩上学、穿衣吃饭,一家人生活的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洗涮……一年365天莫不如此,全靠张舜华一人张罗。这样的重担,对一般人来说很难应付。而张舜华以坚强的意志,把工作和家务调理得妥妥当当,从未让李济仁为此分心,更没有耽误一个孩子的成长。
对待子女教育,张舜华既重视“言传”,更在乎“身教”。她规定家庭聚会的“保留节目”,是听父母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16字家训,分享各自学习成就和人生感悟。她对待病人和乡亲的态度,使每个孩子深受教育,明白自己走向社会后,应该怎么传承医学。李艳说:“16字家训不仅是母亲一生的写照,也是母亲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支撑我们这个中医家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在张舜华的严格要求下,5个子女在各自领域都建树颇丰。长子张其成是著名的中医文化专家、易学家和国学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女儿李艳为皖南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次子李梃承继祖业,是定潭“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三子李标现任美国法朗霍夫可持续能源中心主任工程师、博导。四子李梢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有一副对联形容这个家庭两代人——“博士不难,难则兄弟四博导;国医堪奇,更奇夫妻双国医。”张舜华家庭还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今年3月,一代国医大师李济仁逝世。送走爱人后,张舜华拭干眼泪告诉子女:“你们对父亲最好的怀念,就是为振兴新安医学多做努力,永远恪守‘大医精诚、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