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奋力夺取防汛抗洪全面胜利综述

朝着胜利奋勇前进

发布时间:2020-07-21 08:26信息来源:芜湖新闻网 阅读次数: 字体:【    】

芜湖日报记者 赵云涛 王世宁

这是一场来势汹汹的大战,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大考。

今年入汛以来,全市经历9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7月19日长江芜湖站水位达到12.70米,距1954年历史最高水位只有0.17米;青弋江、漳河、西河等主要支流均超警戒水位,防汛战役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面对暴雨倾盆、洪水滔天,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防汛救灾指示要求,把防汛抗洪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枕戈待旦、严防死守,连续作战、众志成城,坚决守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区、县城和重要基础设施不淹,确保万亩以上圩口不破“三个确保”底线。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入汛以来, 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一以贯之的要求,在省防指有关命令下达前,提前将长江干堤防护抢险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一同部署推进,于7月17日上午9时启动全市防汛Ⅰ级应急响应,18日14时起进入紧急防汛期,不惜一切代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长江无为大堤是国家一级堤防,向北拱卫着合肥、芜湖、马鞍山、六安四市427.3万亩耕地、600多万人口以及华东电网、合福铁路等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作为无为大堤防汛指挥部牵头单位,我市牵头召开由合芜马3市8县(市)区参加的无为大堤防汛指挥部全体会议,协调召开两次防汛会商会,指挥部上堤办公,组织人员上堤防守,对发现险情明确等级、分级报送处置,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风险化解于萌芽中。

5个江心洲、14个外滩圩的安危始终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6月10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程赴鸠江区白茆镇境内黑沙洲,检查部署应急疏散演练、防汛物资储备等工作。7月7日开始,1610名江心洲群众按照预案有序撤离,公安干警搀扶老人,社区干部照料儿童,医疗人员照顾病弱者,温馨而又有序的景象成为防汛战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按照弃小保大原则,无为市内河3000亩以下所有圩口人员全部安全有序撤离,3000-5000亩圩口人员实行有序撤离,集中全力确保万亩以上大圩口安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0352人,集中安置2969人,所有江心洲、外滩圩人员实现应转尽转,未漏一户一人。

科学决策  精准调度

今年1-3月,长江芜湖站水位总体较常年偏高,国家气象部门预测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4月17日,全市防汛工作会议比往年更早召开,明确提出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万全之策保万无一失。

进入7月以来,全市调度指挥防汛工作的鼓点陡然密集:市防指每日会商研判防汛形势、科学调度防汛工作,召开2次视频调度会、2次常委扩大会。调整市防指组成人员,成立工程、运输、物资、排涝等10个专项工作组,20名市级负责同志、10个督查组下沉一线,白天靠前指挥抢险,夜晚巡堤督导检查,始终奔波在防汛救灾一线。

在市防指的科学指导、精准调度下,我市实行挂图作战,对险段、风险点、临水段、责任段、人员、抢险物资等明确标注,全市106座水库、21座尾矿库全面落实行政、技术、管理“三个”责任人;在无为大堤59公里江堤布放24套无线网络+高清视频设备,为巡堤查险打开“数字天眼”;安排5万人驻守1035个巡查值守点, 对2000余处穿堤建筑物实现“一对一盯防”;340名技术专家,6支百人抢险机动突击队枕戈待旦、严防死守,在巡防任务较重的无为市、鸠江区,“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突击抢险人数更是突破10万人……与此同时,市纪检监察系统抽调3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组成70余个督查组对薄弱时段、薄弱环节开展5轮防汛督查,反馈并督促整改问题500余个。

同舟共济  众志成城

党旗飘飘,所指之处即胜利所向。军号声声,所达之处皆众志成城。洪水步步紧逼之下,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筑起冲不垮的战斗堡垒;广大官兵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用血肉之躯与洪魔展开殊死搏斗;广大群众无私奉献、协力作战,为夺取胜利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7月14日凌晨,雨中的长江水流湍急,繁昌县荻港镇庆大圩告急!一声令下,迅速集结。中国人民解放军94655部队100多名战士踩着稀泥乱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圩内。这些战士大多是“90后”甚至“00后”,却在险情中显示出钢铁长城般的意志和力量。2016年就随部队来到无为大堤参加抢险的李昊原的话掷地有声——“要在人民有难时挺上去!”

无为市开城镇大同村“选调生村官”潘锦瑞连夜请战,来到泥汊镇老街固堤抗洪。这个刚毕业不久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和村里的民兵一起,装沙袋、扛沙袋、垒沙袋,毫不逊色。“守堤护堤的党员成千上万,我只是其中之一。不管多难多苦,只要想到圩堤内的百姓安危,总能打起精神、继续冲锋!”

镜湖区弋矶山街道的防汛责任段位于芜湖江东造船厂附近,短短1.6公里有11个直通长江的闸口,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街道主任彭荣海带领大家在24小时内搭建了作战帐篷,组建了37名党员带头组成的巡堤查险队伍。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周围群众纷纷称赞:“看到党旗,夜里睡得更安稳了!”

鲜红的党旗后,还有一条又一条用爱心和热心构筑的防汛抢险人民防线。在芜湖县六郎镇,陶根来和20余名志愿者带足装备,“赖在”圩埂上不走,他们说:“我们顶上,让党员干部换换班、养养神。”无为市姚沟镇安置点20多位巾帼志愿者坚守阵地,为转移群众提供健康义诊、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弋江区中南街道,30多名少年儿童自制加油打气的卡片送给“战洪水的英雄”……

自汛情发生以来,全市投入防汛抢险人员55万人次,其中4743个基层党组织、50575名党员奔赴一线投身防汛救灾工作,出动武警870人、解放军2150人;投入机械设备16737台次、抢险舟1393舟次、土石方218万方;全市33个工地1500多人的施工力量、500多台机械设备随时待命,就近就地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振奋精神  决战决胜

当前,我市正面临长江、内河持续高水位、区间强降雨“三碰头”的局面,防汛战斗也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越是攻坚期,越要确保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一鼓作气朝着胜利奋勇前进。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我市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省防指部署要求,全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一是力保长江干堤和青弋江、漳河等重要支流下游堤防,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落实落细巡堤查险责任。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对江心洲、外护圩居民应转尽转、能守尽守,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统筹做好芜湖县、南陵县、无为市等内河防守和市区排涝、中考等工作,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抢险大仗、硬仗、持久仗。

在抓好防汛抢险的同时,我市也在统筹谋划灾后恢复重建,对登记在册的险情点全面整改,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聚焦解决长江外滩圩、江心洲生态移民等问题。

7月20日20时至7月21日8时,芜湖传媒集团启动 “江城防汛不眠夜,直击抗洪最前沿”全媒体直播行动,百余名记者奔赴一线、全媒联动,进行12小时长时段、行进式、全景式直播,全面展示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防汛大仗、硬仗、持久仗的决心和信心。

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洪魔肆虐,所幸有人舍命相搏。当一条条有力的臂膀,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一道道自信的目光透过屏幕呈现在400万市民眼前之时,我们知道,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的夜晚,今夜又将是更多人无比安眠的夜晚。我们更确信:风雨过后,天空必见彩虹,大考之后,江河安澜依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