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芜湖公安为企实干出实效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在芜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氛围,其中企业最青睐的营商环境自然少不了法治。近年来,芜湖市各级公安机关在芜湖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秉承“企业之事无小事”的理念,紧盯企业“急难愁盼”、面对面“听企声、问企需、解企忧”,助力芜湖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打造“省域副中心”目标持续攻坚、发力求效。
聚焦“服务创新”,创优营商环境“出实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作,芜湖公安注重高位推动,成立全市公安机关“为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依托“1+N+3”运行模式(“1”个领导小组牵头抓总,“N”个责任警种部门分工负责,市、县<区>、基层派出所三级联动),调动全警资源力量,通过专班领航为在芜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芜湖公安在市县两级政务中心公安窗口设立21个“为企服务专窗”,提供助企“一站式”服务、高级人才服务“优先办”,对有紧急需求的企业、重点项目等开辟“上门办”“加急办”“立等可取”等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全市共为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900余次,惠及企业680余家、员工10000余人。
进一步整合资源、前移阵地,芜湖公安采取专警守护,在全市重点企业和大型园区建立12个“为企服务警务室”,按下护企“加速键”。对驻有国内外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园区,“为企服务警务室”积极联系管委会、企业单位,推动创立“管委会+派出所+警务室+企业”的“四位一体”园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共走访联系企业1300余家,成功调处涉企复杂矛盾1800余起,发放居住证2200余张。
交通物流是否畅通对于企业来说事关重大,为此,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省首次推出以无线技术为依托、以数据安全隔离为保障,实现数据无线传输的一项新的“流动车管所”技术服务模式。积极变坐班工作为主动服务,将“科技创新”带进企业,将“车管品牌”传到企业,实现企业“按需点单”,车管所服务“精准配送”的服务新模式。
今年以来,“流动车管所”走遍全市十余个区县及边远地区,先后为10余家企业提供上门查验机动车580辆,为企业节省直接经济成本约20万元。
聚焦“企业需求”,创优营商环境“下实功”
助力芜湖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关键在于明确企业需求,“听企声、问企需、解企忧”不是一句空话。为此,芜湖公安在服务企业的重要领域通过数据赋能“解难题”,推动车辆购置税、交强险、机动车检验报告等信息共享,实现车驾管业务材料“免提交”办理,让企业办件体验“无感衔接”,共免提交车辆购置税5.5万余笔、保险业务7.8万余笔。此外开通电子通行码“12123”App申请渠道,企业和群众线上申请,交管网办中心后台受理、核发,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累计核发通行码4.5万余张次,其中企业通行码2.3万余张次。
城市发展,企业兴旺离不开人才,如何助力企业招引人才。芜湖公安为此推出量身定制“引人才助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企业高级人才提供一对一的“优先办”服务,最大限度满足“高精尖”人才的办件需求,共为我市奇瑞公司、信义光伏等10个重点企业人才办理业务1200余笔。开展“户政直通车”进企业、进校园活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群体,集中宣传推介人才引进、户口迁移、居住证办理等政策,助力600余人成功落户芜湖,真正将公安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赋能的同时,芜湖公安还不忘进一步为企业减负添动力,不断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梳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及核心环节,公安窗口办理环节从3.94个压缩至3.17个,平均办理业务时间由6.15个工作日缩减到3.7个工作日,大幅减少了企业和居民来回奔波的频次。在全市合理规划并设置9个保安员证考试办证点,配齐专业人员设备,推行报名、审核、指纹录入、考试发证一体化服务,实现“即到即考即发证”,已核发保安员证3000余本。
聚焦“服务拓展”,创优营商环境“见实效”
企业在发展中会必然产生更多客观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才能助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为此,芜湖公安不断拓展服务,确保服务企业“不缺位”。《全市公安系统服务保障首位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20条措施》为首位产业提供开设业务专窗、开辟智能网联汽车路测新路线、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新办法等有力服务,加快打造公安服务保障首位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
截至目前,累计开放公开测试道路双向总里程达652.4公里。通过公开发布《芜湖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申请材料清单》和《芜湖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申请流程图》,对市内有测试需求的重点企业进行政策宣读,奇瑞商用车、大卓智能、酷哇科技、辛巴科技共计获批20张芜湖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车型包括环卫车、SUV和小巴,测试里程超9万公里,辛巴科技获批1张芜湖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车型为小巴,示范应用里程达到2164公里。
服务企业要让警企联系“更畅通”,芜湖公安为此创新建立“警企联络官”机制,优化联系走访的形式,(除特发警情外)前往企业开展工作前,必须向负责对接该企业的“联络官”报告,由“联络官”与企业做好对接,任何一级公安机关不得未提前报告打扰企业,确保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优质高效”。芜湖公安上线“局长直通车 民声呼应站”并组建工作专班,与线下“警企联络官”形成双管齐下,全方位24小时接收企业意见建议。拓宽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做到“民有所呼 警必回应”,让企业和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公安机关对民意的关注和重视。今年以来,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000余件。
为了进一步全面了解企业,倾听诉求,更全面收集企业心声,芜湖公安将每月27日打造成芜湖公安“爱企日”金字招牌,安商护企惠民生。在这一天,芜湖市县两级局领导会带队深入企业走访,并在当日召开首位产业、民营企业等“‘警’随‘企’后、护航发展”主题恳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了解发展诉求,当场可以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建立问题清单,通过转办、跟办、督办、回访等方式闭环办结,用心用情解企忧、纾企困,确保做到“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积极打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芜湖公安”模式。今年以来,全市共计开展了100余场“爱企日”活动,惠及企业80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000余件。
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