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入到融合,芜湖三山经开区“双招双引”和“四送一服”产生蝶变效应

发布时间:2021-09-22 14:51信息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字体:【    】

6月30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一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释放出多重信息:芜湖宁波唱响融合发展“双城记”、三山新纺织产业链多点开花、“百姓生活三山造”步入“云”端……

年初以来,三山经开区在“四送一服”“双招双引”上持续发力倾力承接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和重大战略项目的产业转移,在融入中抢先机,在融合中谋发展,成效显著。

从融入到融合,芜湖宁波演绎“双城记”

在集中开工仪式上,总投资3.5亿元的博洋智慧服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1亿元的马其顿童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东西芳年产500万件电热材料产品项目,成为人们关注焦点。这些项目的共性在于:投资方都是来自长三角的经济发展高地宁波,都是国内同行业翘楚,都是借助“互联网+”步入“云”端的新纺织企业。取得这些成绩的两个关键词是“主动融入”“深度融合”。

期间,由领导带队几度赴甬。在政企座谈中频频向宁波企业家发出诚挚邀约。随后,宁波企业家纷至沓来,在实地考察中三山“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个个项目商讨和产业论证中,双方的思想不断碰撞出火花。

“三山,是承接产业转移与集聚的高地,是培育和促进智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土这里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促成项目尽早落地、达产生效这是宁波新纺织板块的企业家对落子三山、实施产业战略转移的理性回应。

芜湖与宁波,源于“双招双引”,两个城市开始演绎新纺织板块高质量发展的“双城记”。

从项目到板块,新纺织产业链多点开花

在三山经开区,生源纺织、华源纺织、恒源纺织等企业耳熟能详;中天服饰、汇景服饰、东征服饰等企业的服装远销海内外。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如何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这是企业亟待思考的问题,也是政府竭力破解的课题。三山经开区以“双招双引”为契机,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工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抢抓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的政策契机推深做实“四送一服”工作,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优化纺织行业发展布局,引导转型升级……

依托“双招双引”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强链固链补链,打造有强大竞争力的新纺织产业集群,做实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上下游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生态……

6月30日,由宁波几家行业翘楚投资的新纺织板块,以新开工的“芜湖博洋智慧服装产业园项目为中轴线,将产业链前端的“生源纺织产业园”、中游的芜湖东西芳新生产基地”和芜湖马骑顿童装产业园紧紧串联到一起。从项目到板块,新纺织产业链的多点开花,不仅打造了三山经开区的新纺织板块,而且,带动成衣制造、物流配送等关联产业转型升级和加速发展,引领区域纺织产业步入了“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良性发展轨道

从引资到引智,“百姓生活三山造”步入“云”端

制造业是三山经开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从格力电器到集瑞重工、从中联农机到玉柴动力、从恒安纸业到中天服饰……贴上了“三山制造”标签的产品已经覆盖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然而,大数据时代,“三山制造”面临了诸多新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作为传统的纺织行业,如何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速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此,三山经开区从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发,在“双招双引”和“四送一服”工作上紧紧锁定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主攻方向。“芜湖博洋智慧服装产业园”和“马骑顿童装产业园项目”的成功引进就是两个代表。前者是一个从设计到生产、营销实行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移动互联技术、AI技术等不断创新流通业态、购物场景和服务体验的智慧生产及物流园区。后者是一个集产品研发、智能化生产、销售运营、新零售直播基地、智能化货品配发流水线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互联网+”为两个园区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从而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带动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