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法治茶摊”飘香浅湾 社区法律工作室为民解忧
□记者 俞冰清
日前,芜湖市弋江区致行社工服务中心联合白马街道浅湾社区打造的“安安法律援助工作室”正式揭牌。这座以老年人权益保护为核心的基层法律服务平台,针对浅湾社区老年人赡养与继承法律困境,开展“‘法’宝护银龄——浅湾社区法治宣传促共治项目”,通过“宣传、讲解、援助、引导、共治”五步工作法,架起社区法治治理“连心桥”,推动项目从文件落地为居民身边的服务。
转型社区的“银发困局”
作为典型的城乡转型社区,浅湾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15%,法律需求烙上了时代印记:拆迁安置房产权继承纠纷频发,独居老人赡养问题悬而未决,针对老年人的理财骗局屡屡上演。社区调研发现,不少老人因法律知识匮乏,遇事只能“托关系问熟人”,甚至因不懂法而权益受损。
“成立工作室是破解基层治理痛点的关键一步。”社区书记在揭牌现场介绍,首项任务即开通“银龄法律直通车”,每月安排律师上门坐班,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预约到家服务。活动现场,字号放大至三号的《赡养继承—家庭权益的守护和继承》手册被分发至老人手中,便民联系卡上的值班电话让居民直言“心里有了底”。
茶水桌上的“法治茶摊”
没有扫码预约的科技感,也无需直播互动的喧嚣,这场特殊的“见面会”用最质朴的方式传递法治温度。白马街道施建主任与北京盈科(芜湖)律师事务所张婷主任共同揭开红绸后,角落里的“沉浸式”服务台成为焦点:“法律点心”区的漫画折页将《继承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转化为“能看懂的图画故事”;“预约锦囊”盒中插着的手写体联系卡,“急事打电话”五个大字尤为醒目。
“我们要把‘居住权’译成‘住到老的权利’,‘劳动合同纠纷’就是‘工作上的公平对待’。”负责人沈安安律师的“家常话”解读引发共鸣。现场老人或戴老花镜细读手册,或掏小本记录要点,一位拄拐大爷感慨:“原来法律条文也能听得明明白白!”
全龄痛点的解法探索
这个由拆迁房、公租房组成的超万人社区,法治难题覆盖全年龄段:老人为电梯费分摊争执,新市民租户在押金条款上“吃哑巴亏”,年轻人劳动权益咨询无门。依托“‘法’宝护银龄”项目框架,每月固定的律师坐班服务正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具象解决方案。
“当法律咨询变成茶余饭后的‘新家常’,社区的转型故事就有了法治文明的注脚。”社区书记指着工作室门牌表示,未来将通过“‘法’宝护银龄”项目深化服务,在聚焦老年人需求的同时,辐射全年龄段居民,让法治力量渗透至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
法治筑基绘就和谐图景
浅湾社区的实践印证,“‘法’宝护银龄”项目通过法律普及,不仅化解了老年人赡养继承的燃眉之急,更织就了全龄居民权益“防护网”。“法律直通车”的常态化运行,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即可获得专业指导,避免因法律盲区造成损失;法治意识的提升,则推动邻里矛盾实现源头化解,为文明社区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据悉,致行社工将在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持续整合社区法律及人力资源,探索“法治宣传+精准服务+多元共治”的创新模式,让法治温度从工作室延伸到千家万户,为构建法治、和谐、文明的社区治理新生态提供“芜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