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 统筹“爱育引用”全链条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发布时间:2023-08-24 08:30信息来源:芜湖新闻网 阅读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无为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和“智汇无为人才计划”,推深做实“凤还巢”工程,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让无为成为人才“安放身心、追逐梦想”的温暖港湾。

倾心引才,人才政策持续完善。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理念,先后出台《无为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推深做实“凤还巢”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智汇无为人才计划”引领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及配套细则,形成了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的一揽子政策。通过开展高端人才集聚、青年英才倍增等“五大行动”,2022年以来,共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支、领军人才11人、高端人才120人、大学生14816人。发挥无为籍在外成功人士数量多、分布广这一独特优势,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开展“在外成功人士看家乡”等“八个一”特色活动,成功招引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楚江新材董事长姜纯等一批无为籍优秀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初步形成了人才回家、项目回归、资本回流的良好局面。“紫云英人才日”“金秋人才周”“雏凤回巢”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彰显了无为海纳百川“倾心引才”的诚意。

悉心育才,人才素质持续提升。大力实施“濡须英才”培育、产业工匠培强等“五大工程”,2022年以来,新培育“鸠兹英才”59人,新增中级及以上职称262人、高级工925人,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17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2260人次。实施“扬帆计划”、大学生“芝城星火”看家乡,体现了无为多措并举“悉心育才”的真意。在全省率先成立人才发展学院,遴选100多名省内外知名教授学者、企业高管、创业导师等优质师资力量,开展各类培训、讲座36期,受训人员近1万人次。同时,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针对企业人才需求,与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采取定向委培的方式,开设“比亚迪订单班”、“三只松鼠订单班”等,有效缓解了企业专业人才短缺的难题。

精心用才,人才保障持续加强。聚焦电线电缆、羽毛羽绒、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2022以来,新招引24支市级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无创新创业。举办“电缆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高峰论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体现了无为不拘一格“精心用才”的美意。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截至目前,该市已拥有各类产业研究院4家、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学会工作站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3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推进与安徽工程大学共同筹建“大健康与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总投资1.2亿元的无为开发区科技孵化器也即将投入使用,力争各类人才在无为创新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

真心爱才,人才环境持续优化。出台《无为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实施办法》,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13个方面政策支持,并组建了人才“一站式”数字服务平台,整合政策发布、奖补申报、奖补审核等功能,实行人才补贴资金即申即享。2022年以来,无为市共发放人才绿卡711张,兑现人才政策资金8248.61万元。为更好地了解人才的所需所盼,建立市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与人才专家“结对子”、“交朋友”,全年共收集办理各类人才诉求117条,做到条条有跟进、件件有回应。在搞好人才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持续完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加速形成。

周冠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