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奏响决胜脱贫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0-06-23 08:27信息来源:芜湖新闻网 阅读次数: 字体:【    】

无为市赫店镇苏塘村由原来马墩、南苏、苏塘三个村合并而成,合并之初,总债务高达55万元。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有了几十万元的存款。截至今年6月初,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已突破40万元大关。苏塘村村级集体经济何以发展如此迅速?对此,记者日前进行了专访。

多措并举夯基础

打好振兴组合拳

摸清家底,盘活资源。一是整合苏塘水库550亩集体水面发展光伏产业。2016年前由本地村民承包养鱼,集体收入每年只有1.2万元。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赫店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招商引资,引进山东华岳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注册了日昊新能源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二是整合闲散自然村水面,整体通过无为县农林产权交易所对外公开发包,年收入10万元。三是充分发挥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目前该村已注册安徽宏鑫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等4家,通过村级经济组织合作社为4家劳务企业输送人员,切实为企业服务,村集体获得劳务经济年收入30万元。

利用存款,取得收益。村级集体收入增加了,如何把资金用活是另一个难题。2019年,苏塘村主动把村级30万元空闲资金通过规定程序交给无为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取得年利率4.35%的固定收益1.3万元。

鼓励创业,全民共富。苏塘村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支持村民自办企业,从80年代起,村民自筹建设的神力机械制造公司,吸收了本地50多人务工,产品获得安徽驰名商标,畅销国内各矿山;近年来,在气模生产、电商等方面也异军突起,成为村内又一个主导产业。

全力以赴战脱贫

奏响时代最强音

企业带动促脱贫。如今的苏塘村,村内企业林立,在带动贫困户就业、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稳定脱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村里的“扶贫车间”已成为打开就业扶贫的一扇新窗,仅七彩气模厂就带动了张学付、范先进等10余户贫困户就业,人均年工资高达8-10万元,堪为企业扶贫典范。

产业延伸助脱贫。苏塘村不仅利用村级企业带动扶贫,而且有效延伸和续接产业链,取得明显效果。90后村民张家国于2016年脱贫,2019年,苏塘村“两委”帮助其介绍流转东张、胡村等自然村土地300余亩,帮助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养虾),仅此一项,亩均增收2000余元;2020年,村里又推荐其购买了无人机设备,开展农业施肥施药,减少用工,有效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收入;同时,村两委积极帮助其发展订单农业,协调其贷款购置大型农机具,在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下,如今他已成为全镇有名的致富能手。

群众互助共脱贫。苏塘村积极协调致富能人、成功乡贤出技、出资帮助其他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已脱贫户张家国积极地将自己种植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他人,带动了贫困户钱之明和童天松等10余户从事农业生产,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梦;在外成功人士张正标每年都要捐助一定资金帮助村改善基础设施,2020年更是联合其他成功企业家共同出资5万元投入镇扶贫济困基金,用于贫困户帮扶。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节点,苏塘村结合实际,勇于创新、真抓实干,以发展村级企业为龙头,以加强产业扶贫为重点,以协调群众互帮为助力,充分打好“组合拳”,奏响致富“新乐章”,贫困群众依托产业发展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