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7-28 08:24信息来源:芜湖新闻网 阅读次数: 字体:【    】

(芜湖日报记者 承孝安)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和水平,提高项目建设综合绩效,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统筹项目资金,聚集资源要素,积极探索实践“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

高标准农田+绿色生态模式。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高标准农田。一是建设生态沟渠。系统分析项目区农田水系分布、农业生产用水排灌需求、周边村庄排水现状等因素,积极建设生态沟渠和生态堰塘,探索应用木桩、塑钢石笼、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块石、水生植物等材料建设生态衬砌沟渠,构建区域农田生态循环水网,为小微生物栖息、繁衍及地下水相通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二是建设生态道路。合理布局混凝土硬化道路,因地制宜建设砂石路,砂石路面铺设细黏土、播种狗牙根草,利用狗牙根草根茎固结碎石保持水土,优选乡土树种建设生态防护林,提升农田生态防护功能。三是推动生态涵养。利用现有河流、沟塘和渠道,合理布设生态湿地,种植水生耐肥植物,推动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减少化肥、农药对水体直接排放,增强农田生态修复功能。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模式。耕地质量建设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考核,通过“改、培、保、控”等措施综合施策,确保耕地质量提升措施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农业农村部门项目资金统筹,引导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推广等项目向项目区集聚,推广使用腐熟菌剂提升秸秆还田效果,示范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此外,专门出台政策,推广种植绿肥,对集中连片种植紫云英5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2020年度推广种植紫云英1.7万亩。

高标准农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以提升粮食产能为核心,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一是扶持主粮生产。立足优质稻米生产,结合“芜湖大米”品牌打造,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和“芜湖大米”基地建设紧密挂钩,全市建设高标准优质大米原粮生产示范基地15万亩,亩均增收330元。二是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思路,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建设高标准农田。2020年支持8个新型经营主体申报建设高标准农田1.85万亩,引导投入自筹资金910万元,推广应用5G、物联网技术,建立农产品生产、营销新模式。

高标准农田+数字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数字化管理水平。峨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照数字农业要求配套建设田土水路等工程,构建“天、地、空、人、农机”五位一体数据采集体系,将5000亩高标准农田全部建成数字农业示范区,水稻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信息感知、定量决策、精准投入和智能作业,节本增效成果显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