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繁事好办”政务服务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繁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繁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及省市决策部署,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全面打造“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我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打造“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为统领,以“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为服务宗旨,整合全区政务服务资源,健全完善区、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繁事好办”成为“全市最优”政务服务品牌。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繁事好办”十办建设
1.统一清单事项,做到“明白办”。2023年12月底前,编制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许可”,建立健全“一张清单管到底”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对所有高频服务事项制作服务指南,推动业务办理申请、受理、审批“三统一”,实现同一事项区内同标准办理。加强长三角政务地图的推广和应用,积极谋划更多服务场景。全面清理整合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入口,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办事入口原则上全部统一至安徽政务服务网和“皖事通”移动端,实行“一口申报”。(牵头单位:区委编办、区司法局、区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2.规范场所建设,做到“温馨办”。各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增设“繁事好办”品牌标识;以便民服务为宗旨,优化设施配备,开展标准化、便民化改造,构建干净整洁、办事便捷、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除场地限制或涉秘等情形外,原则上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政务(为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牵头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
3.增强服务意识,做到“暖心办”。制订全区政务服务文明服务规范,每年开展岗位培训,落实“好差评”窗口全覆盖,做到“只说Yes不说No”,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政务服务精细化建设,通过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服务方式,线下推进微笑服务、引导服务、创新服务、自动服务、帮办服务等,线上推行“掌上办”、“网上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营造暖心服务环境。(牵头单位:区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4.优化服务流程,做到“快速办”。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减少申请材料,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件时限,为企业和群众快速办理业务提供最大便利。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区内全流程服务闭环机制;以方便企业和群众为目标,建立线上线下共享、电子证照互认机制,逐步实现全域全流程快速无差别受理办理。(牵头单位:区营商办、区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5.打破区域限制,做到“全域办”。全面推广使用全省通办平台,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实现高频服务事项异地能办、就近可办、区内通办,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积极对接长三角先进地区,推进更多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牵头单位:区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6.整合窗口设置,做到“一窗办”。全面推行“一窗受理综合办”,逐步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审批、集中出件”服务模式。村(社区)设置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受理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不再设置其他服务窗口;镇级为民服务大厅增设综合服务窗口,除保留必要的高频办事窗口外,其他窗口一律取消;区政务服务大厅采取“1+N”模式,除设置行业类综合服务窗口外,其他窗口合并设置“大综窗”。镇、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原则上按2人标准配备综合服务窗口人员(村级包含1名后备干部)。(牵头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
7.集成主题服务,做到“一次办”。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口发证、一次办好”要求,整合表单、精简材料、压减流程,推出更多的“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式服务。(牵头单位:区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8.延伸服务场所,做到“就近办”。推动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卫生健康、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服务等领域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镇、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依托皖事通平台,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各级各类场所延伸。(牵头单位:区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9.建立帮办机制,做到“帮您办”。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机制,打造“保姆式”贴心服务模式,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各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兼“帮办代办”职能,窗口人员身着“帮您办”蓝马甲,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程免费帮代办服务。(牵头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
10.完善处理机制,做到“兜底办”。各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规范受理企业和群众各类办不成事项,及时协调处理。设立咨询电话,随时提供政策解答和咨询服务。建立“繁事好办”事件反映平台,完善处置流程,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牵头单位:区效能办、区数据资源局,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
(二)加强“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创新
11.鼓励全流程优化创新。各级各部门要把“繁事好办”品牌理念融入政务服务工作全过程,以企业群众办事便利为目标,在优服务、简流程、减材料、减时间上创新措施,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聚焦群众诉求,排查薄弱环节,通过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优化一类服务,以“小切口”创新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牵头单位:区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12.开展创新案例评选。全区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政务服务创新案例评选,立足真实性、创新性、成效性、典型性评选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案例,予以表扬奖励。(牵头单位:区效能办、区数据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政府、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繁昌区“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指导督促“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各项任务推进落实。
(二)强化监督考核。各级各部门要细化任务分工,强化政务服务经费、人员、场地保障,不断优化简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繁事好办”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落实情况纳入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
(三)加强宣传推广。加强“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创建经验的总结提炼,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创建成效,不断增强群众感受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附件:1.繁昌区“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工作领导
小组成员名单
2.“繁事好办”政务服务提升行动任务分解表
繁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繁昌区“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许有龙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 组 长:王 琳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马 进 区纪委监委机关
操文君 区委组织部
张俊彪 区委宣传部
陈策森 区委统战部
陈策平 区委政法委
张学涛 区委编办
胡金和 区法院
汪国权 区检察院
陈鸿凌 区直机关工委
王 芳 区融媒体中心
滕德愿 区政府办公室
范 宁 区政府办公室
桂仁章 区发展改革委
王心生 区教育局
陈守锋 区科技局
赵 福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徐 彤 区公安分局
孙 君 区民政局
刘名竹 区司法局
王爱民 区财政局
张天长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金贤东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
高宗礼 区交通运输局
张 军 区农业农村局
周福星 区水务局
李伟奇 区商务局
赵 青 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郑海峰 区卫生健康委
蔡 军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何元明 区应急局
李春喜 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张 莹 区市场监管局
方光雷 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柯晓飞 区城管局
王祚君 区政府信访局
刘怀东 区数据资源局
汤 斌 区残联
徐宏权 区税务局
王瑞祥 区生态环境分局
赵书兵 区医保分局
林其友 区供电公司
章迎庆 区邮政公司
程 勇 区电信公司
黄秋涛 区移动公司
郑明星 区联通公司
姚 放 繁阳镇政府
姚士群 荻港镇政府
胡 俊 孙村镇政府
李 飞 平铺镇政府
伍小飞 新港镇政府
汪 鹏 峨山镇政府
王荣军 繁昌经开区管委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怀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指导督促“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
附件2
“繁事好办”政务服务提升行动任务分解表
工作任务 |
具体举措 |
牵头单位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
一、开展“繁事好办”十办建设 |
(一)统一清单事项,做到“明白办” |
1 |
统一编制区、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完成行政许可事项和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标准化。 |
区委编办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2 |
建立健全“一张清单管到底”工作机制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
3 |
高频服务事项逐一制作服务指南,推动业务办理标准申请、受理、审批“三统一”,实现同一事项区内同标准办理。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0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工作任务 |
具体举措 |
牵头单位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
一、开展“繁事好办”十办建设 |
(一)统一清单事项,做到“明白办” |
4 |
加强长三角政务地图的推广和应用,积极谋划更多服务场景上线。推进长三角政务主题地图文化教育主题之生态环境教育地图建设。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5 |
全面清理整合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入口,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办事入口原则上全部统一至安徽政务服务网和“皖事通”移动端,实行“一口申报”。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0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
(二)规范场所建设, 做到“温馨办” |
6 |
规范区、镇、村(社区)三级场所名称,场所内部增加“繁事好办”品牌标识;优化设施配备,开展便民改造,构建干净整洁、办事便捷、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除场地限制或涉秘等情形外,原则上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政务(为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力争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合理设置“咨询导办、预约等候、综合受理、后台审批和24小时自助服务”等功能区域,打造政务服务综合体。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0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 |
工作任务 |
具体举措 |
牵头单位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
一、开展“繁事好办”十办建设 |
(三)增强服务意识,做到“暖心办” |
7 |
制订全区政务服务文明服务规范,每年开展岗位培训,落实“好差评”窗口全覆盖,做到“只说Yes不说No”,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8 |
推进政务服务精细化建设,线下推进微笑服务、引导服务、创新服务、自动服务、帮办服务等,线上推行“掌上办”、“网上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营造暖心服务环境。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
(四)优化服务流程,做到“快速办” |
9 |
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减少申请材料,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件时限,为企业和群众快速办理业务提供最大便利。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区内全流程服务闭环机制;以方便企业和群众为目标,建立线上线下共享、电子证照互认机制,逐步实现全域全流程快速无差别受理办理。 |
区营商办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工作任务 |
具体举措 |
牵头单位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
一、开展“繁事好办”十办建设 |
(五)打破区域限制,做到“全域办” |
10 |
全面推广使用全省通办平台,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实现高频服务事项异地能办、就近可办、区内通办。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0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11 |
积极对接长三角先进地区,推进更多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
(六)整合窗口设置,做到“一窗办” |
12 |
全面推行“一窗受理综合办”,逐步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区政务服务大厅采取“1+N”模式,除设置行业类综合服务窗口外,其他窗口合并设置“大综窗”;镇级为民服务大厅增设综合服务窗口,除保留必要的高频办事窗口外,其他窗口一律取消;村(社区)设置综合服务窗口。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 |
|
13 |
镇、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原则上按2人标准配备综合服务窗口人员(村级包含1名后备干部)。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0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 |
工作任务 |
具体举措 |
牵头单位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
一、开展“繁事好办”十办建设 |
(七)集成主题服务,做到“一次办” |
14 |
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推出更多的“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式服务,实现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主题集成服务。在区政务大厅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窗口,整合推出涉企不动产登记、企业简易注销、灵活就业、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等“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式服务。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八)延伸服务场所,做到“就近办” |
15 |
推动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卫生健康、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服务等领域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镇、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依托全省一体化智能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银行等场所延伸。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
(九)建立帮办机制,做到“帮您办” |
16 |
打造“保姆式”贴心服务模式,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各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兼“帮办代办”职能,窗口人员身着“帮您办”蓝马甲,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程免费帮代办服务。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 |
工作任务 |
具体举措 |
牵头单位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
一、开展“繁事好办”十办建设 |
(十)完善处理机制,做到“兜底办” |
17 |
各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均须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兜底服务,并加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督查考核。 |
区效能办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 |
二、开展“繁事好办”政务服务创新行动 |
(一)鼓励全流程优化创新 |
18 |
把“繁事好办”品牌理念融入政务服务工作全过程,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聚焦群众诉求,排查薄弱环节,以“小切口”创新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区数据资源局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
(二)开展创新案例评选 |
19 |
组织开展政务服务创新案例评选,立足真实性、创新性、成效性、典型性评选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案例,予以表彰奖励,并在全区复制推广。 |
区效能办 |
2023年12月底前 |
区有关单位,各镇、经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