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为市创建2023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07 15:43信息来源: 无为市人民政府阅读次数: 字体:【  

各镇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无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无为市创建2023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无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67日     

 

无为市创建2023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切实做好我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农机发〔20151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皖农办机函〔2019183号)、《关于进一步推进机械强农向农业生产全过程覆盖的通知》(皖农机函〔202388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全力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农机装备、培育壮大农机市场服务主体、探索创新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不断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全方位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粮食稳产增产贡献机械化力量。

二、创建目标

2023年末,全农机总动力达到79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高效机械化植保能力达到75%;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水平达到80%;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85%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三、基本原则

(一)培育主体,提升服务。加强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维修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跨区作业、托管作业订单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装备现代化、种植规模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二)典型示范,促进推广。坚持示范推广先行,选择水稻、小麦等农业生产相对集中、能够实施集中作业的地区,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做好示范,由点及面,逐步推开,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

(三)机艺融合,协同发展。农机农艺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为载体,以绿色增产的农艺技术为内容,结合信息化应用和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等,加强多部门协同配合,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四)科学引领,提档升级。主动对接引进农机化生产先进的主流技术与机具,加快成熟高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由环节化、低端化向全程化、高端化升级。

(五)薄弱环节,优先扶持。综合运用国家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两强一增、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生产大托管等项目政策为导向,围绕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对适合水稻、小麦和油菜机械化作业的高性能农机具如插秧机、播种机、高效植保、秸秆处理机械、谷物烘干设备等优先扶持,提高农机化资金使用的指向性和实效性。

四、工作重点

(一)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建设3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集成推广应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机农艺融合体系、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强化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并通过召开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及秸秆处理6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从而带动周边小农户应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动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二)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补齐育插秧机械化薄弱环节短板,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和有序抛秧技术。新建2个水稻育插秧中心、改扩建5个水稻育插秧中心,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代育代插等服务,加快提升水稻栽插环节机械化水平。

(三)加强全程机械化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育插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为规模化农机作业服务创造条件。

(四)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获机,加大秸秆全程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秸秆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提高产业化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五)大力推广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油菜-水稻”“小麦-水稻连作生产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大力开展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提升专业化防控效果。根据我市特点,具体作物各环节集成技术路线内容为:

1.“油菜-水稻模式技术路线。前茬秸秆机械处理机械耕整地及开沟机械施肥及灭草封闭机械播种机械田间管理联合收割机收获机械烘干。油菜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机械耕整地待水稻机械种植。

2.“小麦-水稻模式技术路线。前茬秸秆机械处理机械施肥与除草封闭机械播种机开沟覆盖机械施肥及病虫草害防治联合收割机收获机械烘干。小麦秸秆机械处理机械耕整地待水稻机械种植。

3.水稻生产技术路线。水稻工厂化播种育秧绿肥机旋耕还田与机械耕整地机械施肥及灭草封闭水稻机插与侧深施肥机械(农业无人机)施肥及病虫草害防治机械收获秸秆切碎还田机械烘干。

六、实施步骤

根据主要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自20236月开始到202312月底结束,周期8个月。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6月)

召开动员会,制定实施方案,督导各镇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包括合作社数量,机具数量,土地流转、托管情况和2023年农机具需求情况。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5—12月)

1.组织春季农机化生产阶段(20235—6月)。举办春季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安全生产培训,组织做好春耕备耕作业。

2.组织夏季农机化生产阶段(20236—8月)。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做好小麦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打捆)、水稻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高效植保工作。组织举办小麦、油菜联合收获、水稻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植保技术培训班和现场会。

3.组织秋季农机化生产阶段(20238—11月)。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做好水稻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打捆)、烘干和小麦精量播种、油菜机械化种植等工作。组织举办水稻联合收获、小麦机械化种植、油菜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植保、秸秆还田(打捆)、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培训班和现场会。

4.总结验收阶段(202312月)。总结小麦、水稻、油菜机械化耕、种、收、高效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综合利用等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报告。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镇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成立无为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领导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各部门和各镇要加强沟通协调,搞好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宣传引导。要及时总结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公众号、网站等多种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及时发布创建工作进展和成果成效,为我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加大政策扶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对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高效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和配套大马力拖拉机等农业生产急需的关键机具给予重点补贴、优先补贴。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秸秆利用等重点环节实施作业补助。

(四)强化督查考核。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指标纳入对各镇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市创建领导小组定期调度督导工作进展情况,对薄弱环节跟进督导,对创建不力的及时通报批评,确保如期完成创建目标。

 

附件1.无为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

2.无为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技术指导小组

 

 

 


附件1

 

无为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

 

  长: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刘路阳  市委常委、副市长

  员:曹昌芹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程宏礼  市发改委主任

谢太红  市财政局局长

潘敬生  市经信局(科技局)局长

王青春  市统计局局长

赵世宏  无城镇党委书记

王雄军  陡沟镇镇长

    福渡镇镇长

谢发红  泥汊镇镇长

    高沟镇镇长

蒋慧群  姚沟镇镇长

夏学峰  刘渡镇镇长

    襄安镇镇长

张文红  十里墩镇镇长

张家强  泉塘镇镇长

    蜀山镇镇长

    洪巷镇镇长

    牛埠镇党委书记

    昆山镇镇长

宋忠浩  鹤毛镇镇长

汪振宇  开城镇镇长、团市委书记

魏代龙  赫店镇党委书记

谢文辉  严桥镇镇长

    红庙镇镇长

王大柱  石涧镇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林花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无为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示范县技术指导小组

 

组  林花勤

副组长张  

史  

成  王支龙

陈永田

  

  

  

黄耀东

  

  

吴金玮

  

花良兵

范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