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气象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市气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确定的各项任务,扎实推进气象依法行政,气象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坚持党的领导
市气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将气象法治建设放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气象治理体系,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年内领导班子集中学法6次。组织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和专题讲座。
(二)强化统筹推进
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气象法治建设与气象业务工作,把法治要求贯穿到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建设、管理、保障服务和安全生产等各领域,及时研究解决气象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切实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法治建设考核评价,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县市区气象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监督检查
局主要负责人带领全体干部,立足气象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和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要求,不断加强督查检查和行政执法监督。全力做好多轮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扎实开展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加大重点领域气象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法制化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完善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完善法律顾问聘任工作机制,落实重大合同合法性审查制度,强化法律顾问履职保障。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完成《芜湖市灾害性天气应对管理办法》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前发布。推进气象标准修制订,制定市级地方标准《气象科普研学服务规范》,公开发表3篇标准论文,建立健全气象标准应用实施机制,加强标准宣贯,促进标准应用和效益发挥。
(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市气象局和应急管理局共同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气象安全监管事项纳入《芜湖市2024年度部门联合“一业一查”工作计划》,全年共完成现场执法任务7批次共计62家企业,组织1家雷电防护资质单位现场考核和1家外省雷电防护资质单位质量考核。全国防雷减灾综合服务平台应用率超过90%。
(三)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定气象行政执法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组织2024年全市气象部门防雷业务和行政执法培训班。10名新进人员参加培训考试并取得行政执法证,气象行政执法队伍不断壮大,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全面落实气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气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制定《芜湖市气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2024年版)》。深化“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综合查一次”,加大对防雷、升放气球、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涉外气象探测等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力度。2024年全市气象部门共开展行政执法检查62次,办理气象行政许可139件。加强气象行政执法监督,开展气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严格落实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制度。
(五)数字赋能气象安全监管
以数字赋能为手段,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安全智治为抓手,依托安徽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和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应用,压紧压实易燃易爆场所和防雷检测机构主体责任,切实提升防雷安全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对全市338家易燃易爆场所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实现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风险管理全覆盖,强化防雷检测活动溯源管理,加强风险研判、隐患分级分类监测预警和精准推送,实现防雷安全隐患“查、整、消”闭环处置。
(六)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落实领导干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常态化学习机制,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日开展气象专项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法治主题宣传和法律知识线上答题活动。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基层执法力量较为薄弱
专业执法人员紧缺,尤其是县市区局执法人员多以兼职为主,高素质专业执法队伍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层在日常行政执法检查和协同办案业务支撑和技术支持上受限。
(二)法治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气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气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还需加强,公众气象法治素养有待提升。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推行气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定期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
(二)依法履行社会监管职能
强化气象行政审批和社会监管履职能力,大力提升气象安全数字化监管水平,加大对防雷、升放气球、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涉外气象探测等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力度,全面提升气象部门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三)营造气象法治宣传氛围
健全气象普法工作体系,加强气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普法阵地)建设,深入开展气象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增强气象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良好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