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亮解读《芜湖市加快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5-04-07 14:51信息来源: 芜湖市人民政府阅读次数:编辑:张明珠 字体:【  

一、出台背景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先导力量。2024年,我市成功获批筹建低空经济、氢能、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等3个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同时,积极谋划推进脑健康、合成生物、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发展。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完善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城市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芜湖市加快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二、工作目标

《行动方案》提出全市未来产业20272030年发展目标根据省级评价指标我市产业发展基础设置了头部企业数、未来场景实验室、未来产业方向研究院等12个未来产业发展评价指标,其中,总体目标为2027年,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2030年,形成若干全国领先的未来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技术策源地、未来场景应用地和未来产业集聚地。

三、工作举措

《行动方案》提出技术创新策源、企业梯次培育、产业先导集聚、机制改革赋能、要素汇聚供给、生态营造优化等6大行动

一是技术创新策源行动,包括构建创新策源体系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速成果转移转化强化未来产业场景赋能等,加快源头创新供给能力,提高全市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影响力。

二是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包括打造标志产品培育企业梯队引导国资布局等,推动形成梯次推进、结构合理的未来企业培育体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三是产业先导集聚行动,包括培育未来产业孵化平台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等,打造高能级未来产业培育孵化载体,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差异化、特色化选择未来产业发展赛道。

四是机制改革赋能行动,包括建立产业发展研判预见机制、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机制、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工作机制等,以长效机制建设保障未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是要素汇聚供给行动,包括数据要素供给、专项政策供给、多元化资金供给高质量人才供给等,面向未来产业构建强有力、可持续的投入增长机制,破解未来产业发展所需要素投入不足的痛点。

六是生态营造优化行动,包括创新监管体系、健全服务体系等,构建支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未来产业发展生态。

四、保障实施

《行动方案》的推进机制包含4个方面,包括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监测评价机制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以及建立创新和容错机制等。

(一)统筹协调机制。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抓好方案落地各载体则要构建六个一未来产业推进体系(一个工作专班、一批创新平台、一个核心载体、一批产业基金、一个专项政策、一批重点项目),推动重点领域未来产业的发展。

(二)监测评价机制。分类建立未来产业统计监测和评估体系,并动态调整,力争技术研发有突破、市场潜力明朗、产业化进程加速的领域早日形成产业。

(三)营造良好氛围。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全面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创新文化,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硬支撑”。

(四)建立创新和容错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按规定可以给予容错。落实未来产业发展容错免责审计办法,探索观察期”“包容期等包容审慎监管,在符合条件的领域试点沙盒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