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教育领域人才引育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20日 发布单位:芜湖市教育局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市教育局人事科 徐谦 发布人: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管勇,市教育局人事科四级主任科员耿婷婷
发布人: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管勇
12月20日,市教育局在广电中心召开举行教育领域人才引育情况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行知计划”,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近三年从市域外累计引进149名教育高层次人才,分层培养卓越教师523名。从市域外累计引进149名教育高层次人才中,B类人才3名,分别为安徽省模范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1名;C类人才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紫云英C5层次人才1名;D类市级骨干教师26名;E类人才109名,其中公费师范生16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我市加强分层培养,搭建平台育才。近三年,分层培养卓越教师523名,其中芜湖市名校园长73名、名班主任151名、名师84名、学科带头人215名;培养市级骨干教师874名。通过开展“名师工作室研修人员与骨干教师市级专项培训”、“教育高层次人才市级专项培训”等,加强对教育人才的专业培训,三年来累计培训2632人次。选派优秀教育人才深入长三角交流,三年来,共选派7名校长参加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项目,9名教师、4名校长参加中小学教师校长领航工程培训。
我市还增强教育人才礼遇,做好人才保障。对市域外引进人才给予购房补贴支持,以本人或以配偶名义在我市首次购买自住商品房的,最高可享受其总房价的50%,补贴100万元。目前已兑付引进人才购房补贴46万元。同时,积极配合各部门,贯彻落实《芜湖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园入学实施细则》,做好人才子女入学登记及对接服务工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近三年,我市5人获评“安徽省优秀班主任”,1人获评“安徽省中小学十佳班主任”,5人获评“安徽省最美教师”,14人获评“安徽省特级教师”,36人获评“安徽省第四届教坛新星”等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充分发挥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充分用好人才。鼓励入选“行知计划”人才积极申报项目研究并给予项目经费扶持,以项目研究方式带动教师共同成长,激发队伍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对列入芜湖市卓越教师(中小学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芜湖市卓越教师(中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和芜湖市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相应层次培养的,在5年培养周期内,分别给予2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扶持经费,其中60%用于人才项目补助;40%用于个人生活补贴,分5年等额拨付。近三年共评审通过236个研究项目,已拨付项目研究扶持经费767万元。通过教育人才的共同努力,芜湖市教科研成果显著,在2022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芜湖市1项成果获省特等奖,5项获省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二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芜湖市教育领域人才引育情况新闻发布会
(通稿)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教育领域人才引育情况专题发布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始终牢固树立教育人才发展战略地位,把加强教育人才引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020年12月《芜湖市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办法(“行知计划”)》出台后,我市教育领域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为芜湖高质量发展、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夯实根基。下面,我将围绕教育人才引、育、留、用四个方面予以简要通报。
提早谋划部署,抢抓引才先机。通过召开全市教育系统“行知计划”推进会,进行政策宣讲解读和工作安排部署。经和有关部门会商,于当年年底启动次年人才招引计划,发布引进市域外优秀教师招聘公告公布岗位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转发,扩大政策社会知晓度。经组织专业测试考核,择优引进。在推动公费师范生回芜就业方面,我们于当年年底即与次年毕业的芜湖籍公费师范取得联系,恳谈在芜就业发展前景,并从我市中小学中安排两个及以上岗位供其选择。经多方配合,近三年引才效果显著,从市域外累计引进149名教育高层次人才,其中B类人才3名:分别为安徽省模范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1名;C类人才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紫云英C5层次人才1名;D类市级骨干教师26名。E类人才109名,其中公费师范生16名,赴全国、省重点院校招聘93名优秀毕业生。
加强分层培养,搭建平台育才。近三年,市教育局通过“行知计划”分层培养卓越教师523名,其中芜湖市名校园长73名、名班主任151名、名师84名、学科带头人215名;培养市级骨干教师874名。通过开展“名师工作室研修人员与骨干教师市级专项培训”、“教育高层次人才市级专项培训”等,加强对教育人才的专业培训,三年来累计培训2632人次。选派优秀教育人才深入长三角交流,三年来,共选派7名校长参加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项目,9名教师4名校长参加中小学教师校长领航工程培训。3名教师参加长三角地区骨干教师交流研修,6名中小学优秀管理干部跨省市到名校挂职。推荐3名教师和3名校长作为省“江淮英才项目”培养对象,推荐1名校长参加全国骨干中小学校长高研班培训,1名校长参加全国优秀小学校长高研班培训。1名校长纳入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培养对象。
增强人才礼遇,做好人才保障。对市域外引进人才给予购房补贴支持,以本人或以配偶名义在我市首次购买自住商品房的,最高可享受其总房价的50%,补贴100万元。目前已支付引进人才购房补贴46万元。同时,积极配合各部门,贯彻落实《芜湖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园入学实施细则》,做好人才子女入学登记及对接服务工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每年结合教师节主题开展“寻找江城最美教师,共筑芜湖教育脊梁”和市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评选活动,并在教师节期间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表扬,增强教育人才的职业荣誉感,近三年评选了96名“江城最美教师”,86名教师获“江城最美教师提名”,764名教师获评“市级优秀教师”,116人获评“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教师参与全省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近三年,我市5人获评“安徽省优秀班主任”,1人获评“安徽省中小学十佳班主任”,5人获评“安徽省最美教师”,14人获评“安徽省特级教师”,36人获评“安徽省第四届教坛新星”等荣誉称号。推荐教育人才参加“畅聊早餐会”教育专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教师代表面对面交谈,倾听教师心声,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项目引领带动,充分用好人才。鼓励入选“行知计划”人才积极申报项目研究并给予项目经费扶持,以项目研究方式带动教师共同成长,激发队伍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对列入芜湖市卓越教师(中小学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芜湖市卓越教师(中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和芜湖市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相应层次培养的,在5年培养周期内,可分别2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扶持经费,其中60%用于人才项目补助;40%用于个人生活补贴,分5年等额拨付。近三年共评审通过236个研究项目,已拨付项目研究扶持经费767万元,其中,市级资金416万元,县市区级资金351万元。通过教育人才的共同努力,芜湖市教科研成果显著,教育地域竞争力也随之不断提升,近三年,我市教师获国家级奖项约20人次,获省级奖项600余次。在课题研究方面,共有33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被批准立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在2022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芜湖市1项成果获省特等奖,5项获省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二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各位媒体朋友,再次衷心感谢大家对教育领域人才引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教育人才引育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持续下大气力、谋新招、出实招,确保教育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育得出、干得好,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