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2-13 11:02信息来源: 芜湖市乡村振兴局阅读次数: 字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日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芜湖市乡村振兴局

主持人:市乡村振兴局综合科四级主任科员  俞昊  发布人: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蔡金平 市贫困监测信息中心副主任 毕啸尘



发布人: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蔡金平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芜湖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现将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向各位记者朋友汇报如下。

一、加强动态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是夯实基础,科学确定2023年芜湖市防止返贫监测范围为8600元,优化网格划分937个,调整网格员4376名,全市现有网格员10146名。二是精准识别,综合运用农户自主申报、镇村干部入户排查、行业部门数据预警和“12317”平台咨询等,及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的农户识别为监测对象,今年新识别684户1812人。三是及时帮扶,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原则在监测对象识别10日内制定帮扶措施,目前已对新识别的监测对象安排帮扶联系人1026人,落实帮扶措施4631条。四是严格退出,按照监测对象消除风险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同时参考监测对象认定风险消除的具体情形,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风险消除进行认定,截至目前已对322户监测对象798人标注风险消除。

二、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

住房安全方面,今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50户,截至目前已全部完工。教育保障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双回路”认定方式,共资助困难学生1.1万人,资助金额927.1万元。医疗保障方面,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至960元/人,全市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率达100%;筹集资金23.408万元,为2128名监测对象购买芜优保,切实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饮水安全方面,新建水源工程5处,新建改造一体化加压泵站54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65%。

三、优化衔接资金使用

2023年中央、省和市共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4亿元,其中投入产业占比超60%。安排2750万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支持55个资源、资产、区位、产业基础好的村发展集体经济。

四、保持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

全市现有5.43万名脱贫人口、0.24万名监测对象务工就业。现有帮扶车间14家,帮扶基地58家,带动脱贫人口就业632人。今年共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368.25万元、惠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子女2438人。

五、强化督导压实工作责任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四不两直”“四自”暗访督导,不断压实工作责任。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3轮全覆盖暗访,覆盖8个县市区的52个涉农镇街。同时,对省考核反馈问题、历次集中排查发现问题等举一反三狠抓问题整改,有力提升镇村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

六、持续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今年是我市全域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两周年。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在70个试点村的基础上,发展组建了2个区级联合社、13个镇级联合社、189个村级合作社,带动村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此项创新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在国内形成一定影响力。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先后来芜调研,“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专门在我市召开分论坛,研究此项工作。《政治经济学报》、《文化纵横》等2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CSSCI)收录我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报告和案例。今年3月,我市编写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操作实务》,被纳入省“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正式出版发行。《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先后多次报道我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相关工作。

关于2024年工作,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结合部门信息预警,进一步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快速发现机制,第一时间安排帮扶联系人、第一时间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重点关注大病户、特困户、残疾户等农村困难人群,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二是做好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以年度集中排查和全覆盖暗访为主要方式,统筹历年历次发现问题“回头看”,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长效机制。紧紧围绕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两大任务,加强跟踪监测,通过产业发展、稳岗拓岗、兜底保障等措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久久为功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市级层面谋划出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县级层面配套制定实施方案,确保自上而下全体系推进。镇级层面把好项目论证审批、财务规范管理等关键环节,确保执行到位。打破区域限制,鼓励县镇村三级跨区域组建联合社,推动产业连片发展,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道路。

以上就是我今天汇报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