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1-06 12:03信息来源: 芜湖市乡村振兴局阅读次数: 字体:【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6日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芜湖市乡村振兴局

主持人:市乡村振兴局综合科四级主任科员俞昊    发布人: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蔡金平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芜湖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借此机会,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芜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2以来,芜湖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现将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向各位记者朋友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高位推进,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强化组织领导。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五大振兴专项小组的基础上,增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专项小组统筹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体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

)强化以上率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先后90余次开展调研、部署工作,解决难点难题;分管负责同志直接抓、具体抓,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进落实;其他市领导按照责任分工,督促和指导分管部门抓好工作落实。印发《芜湖市巩固脱贫成果整改提升月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的所有县处级干部每人包保辖区内1-2个村,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包保责任清单。

二、聚焦成果巩固,强化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入推进网格化监测优化调整基层网格网格员,全市现有基层网格10392个、网格员10351平均每名网格员包保农户近100;制定下发网格化监测手册,开展政策业务轮训,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出台基层网格员误工补贴办法。加强监测对象动态管理确定芜湖市2022监测范围8000元,简化监测程序,综合运用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入户排查和部门数据比对等开展监测对象认定截至目前全市共纳入监测对象总户数3250户(8573人)【2022年新识别监测对象799户(1996人)】。监测对象风险已消除2378户(6431人),户占比75%;风险未消除872户(2142人),户占比25%全面推进精准施策。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安排帮扶联系人936名,并落实3483条帮扶措施,户均5.6条。积极开展数据比对。聚焦9重点群体和六类风险,建立运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部门会商制度进行数据交换,共比对核查各行业部门数据1.16万条,做到各类返贫致贫风险动态清零。

全面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住房安全方面,今年共计划改造410户农村危房,实际完成570户;排查发现有安全隐患农村自建房689处,其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存在隐患的房屋633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教育保障方面,安置1602名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无一人辍学;全市共发放学前至高中阶段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1831.9万元,资助人数1.2万人,办理国开行生源信用助学贷款2076人,贷款金额2183.7万元。医疗保障方面,全面取消基本医保参保户籍限制,坚持基本医保应保尽保,全市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率100%;构建基本医保公平普惠、大病保险对特困、低保倾斜支付、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的三重保障制度框架,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全市大病保险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达60.49%特困低保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77.23%切实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对有诊疗需求的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脱贫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四种主要慢病人口累计签约21672人。饮水安全方面,今年全市继续实施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64处,服务人口87.38万人,总投资881.31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完工;针对今年高温天气导致的部分地区供水不足问题加强水源调度,有效确保全市没有发生农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

)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暖冬行动”,从全市摸排出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突发重病罕见病、丧亲孤儿等162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行精准帮扶。建成芜湖市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全市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完善县镇村三级监测管理网络,全市所有镇均设置社会救助服务站,村(社区)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建立健全线上监测与线下摸排相结合的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三、抓好重点工作,实现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多措并举发展乡村产业。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全市共完成符合建设标准、达到带动增收要求的园区(基地)78其中2022年新增19个;持续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进力度,带动脱贫户710户;实施自种自养项目支持脱贫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自种自养达标脱贫户达到7764户。强化产业发展指导和服务,组织10个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家组为脱贫户开展技术服务3130次;选派科技特派员675名,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和涉农社区服务全覆盖。做好乡村旅游业态培育,积极开展农村电商示范创建工作,全市现有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4个,培育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14个、示范村63个。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湾沚区六郎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为2022年全省唯一获得国家发改委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关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全市脱贫人口外出就业5.5万人,兑付务工交通补贴31.38万元。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3.58万人次。开发307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兑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893.38万元。全市现有68家就业帮扶基地、13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667人,发放各类载体补贴180.92万元。今年以来,举办以村庄微型推介会为主的招聘会150场,征集企业500多家,现场参会脱贫人口2000余人。

着力提升农村地区“双基”建设水平。持续扩大自然村四好农村路建设覆盖面2022年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317公里,全市农村公路县道好路率保持在98%以上,乡村道路好路率保持在95%以上。收购或联网转供水农村水厂71座,全市实现一体化供水占比59%核准芜湖地区2022年第一批农村配电网工程项目共74个,投资1.23亿建改10千伏线路150公里0.4千伏(及以下)线路193公里投资1.12亿元,用于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目前覆盖率已达100%。按照招聘+定向培养的模式定向培养乡村教师12人。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2022年各县市区达标村卫生室已达总数50%以上

(四)持续推进乡村建设。编制完成《芜湖市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芜湖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继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全面实施农村三大行动改厕6.3万户、公厕626个、农村污水治理255、黑臭水体整治26条、省级美丽乡村建设317个、美丽宜居村庄改造2848个、村庄规划编401个。

(五)管好用活资金资产。2022年我市共安排财政衔接资金4.89亿元,实施项目229个。其中,中央资金6202万元,省级资金4700万元,市级资金19650万元,县级资金18320万元。截至目前,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类项目2.83亿元,占比57.87%。创新开展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绩效评价审计,确保管好用好扶贫资产,建立长效机制。完善2023年衔接资金项目库全市共编制报送项目326个,项目预算专项投资额5.9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60个,涉及衔接资金3.8亿元,产业占比达64.4%

回顾全年工作,芜湖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各项工作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创新开展“暖冬行动”“就业援助月”“巩固脱贫成果整改提升月”“乡村振兴大走访、大调研、大提升”等行动,坚持开展巩固脱贫成果暗访,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部门会商制度,探索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形成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局面。同时,我市在乡村振兴部门职能定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内生动力激发等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和不足。

2023芜湖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一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完善省部署、市督导、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发挥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作用,关心关爱失能、重残、独居等重点人群,确保各类帮扶政策应享尽享,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加快脱贫地区全面发展。集中力量和资源支持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聚焦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和生产生活服务等发展重点,谋划一批庭院经济项目,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促进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促进乡村发展特色产业。三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工作,出台《芜湖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科学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农村道路、防汛抗旱和供水、清洁能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数字乡村、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农房质量安全、农村人居环境等八大工程,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四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遴选一批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强、群众参与激情高、乡村治理创建基础好的村作为典型示范。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以县乡为单位细化村规民约约束性措施,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五是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鼓励现有合作社进行纵向和横向联合打造1050示范社10个示范镇级联合社、50示范村级合作社不断带动更多农民入社,实现增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联农带农惠农,鼓励经营主体通过吸纳就业等方式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