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22-09-08 09:34信息来源: 芜湖市人民政府阅读次数: 字体:【  

近期,芜湖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芜政秘〔2022〕57号,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19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我市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开展了前期工作。

2021年8月23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关于全面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报告>的请示》(环然〔2021〕110号);2021年11月3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请示》(环组〔2021〕71号),相关请示分别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2021年11月17日,我市成立了芜湖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实现芜湖生态和经济良性发展的根本路径。全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两山”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各类比较优势,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安全体系为重点,加快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芜湖市的绿色发展。

二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随着芜湖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日趋强烈。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只有强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的实践中,形成经济富庶、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先进、生态健康的大好局面,为人民创造出更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更舒适的生活条件。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初稿

2022年初,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向相关单位广泛开展线上线下调研,完成了《规划》初稿编制工作。

(二)征求修改意见

2月17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关于征求<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并结合相关单位反馈意见,对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送审稿)。

(三)开展论证

3月18日,《规划》(送审稿)由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函报请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审核。6月9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在芜湖市组织召开了《规划》论证会,会议通过了《规划》论证。会后,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专家意见对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

(四)开展合法性审查

7月5日,市生态环境局再次征求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等的意见,结合有关意见和建议,完善了《规划》文本。经审签,形成《规划》(送审稿),7月19日,报送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8月4日,市司法局将合法性审查报告上报市政府。

(五)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8月22日,经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古今交映、中西交融,山水相间、欢乐相伴,空间共享、产城共创”的人民城市风范得以呈现。

五、主要内容

《规划》明确了我市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科学谋划了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对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系统总结了“十三五”以来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部分是规划总则,主要包括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目标和建设指标。根据《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1〕353号)、《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指标(试行)>的通知》(皖环发〔2017〕84号),按照导向明确、可控可达、便于考核的原则,确定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指标体系,以衡量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程度。

第三部分是规划任务与措施,紧密结合《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任务。一是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完善现代治理体系;二是深入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生态安全水平;三是落实生态分区管控,塑造特色城市风韵;四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五是推进城市精细管理,构建生态和谐人居;六是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彰显江城人文气息。

第四部分是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及操作要求,结合芜湖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规划目标及指标体系,共提出38项重点工程项目,并分析了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落实资金保障、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全民参与5个方面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六、创新举措

一是战略定位精准可行。《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充分衔接《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紧密结合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趋于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空间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绿色转型取得突破、生态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生态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的目标定位。

二是框架结构系统科学。《规划》采用章节体例结构,共分五个章节内容,形势分析中既有对“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回顾,也有对“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分析;规划总则中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主要目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数据准确、研判科学;主体章节内容涵盖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生态分区管控、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延续城市文化脉络等多方面内容。

三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规划与本市其他规划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为芜湖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七、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全市上下各方力量,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逐级逐部门分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指标任务,传导工作压力。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化水平,加速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产业等方能的科技成果应用。

四是推动全民参与。鼓励公众为生态文明创建积极献言建策,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广泛增强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共建共享的责任意识。

八、解读机关和解读人及其政策咨询服务电话、电子邮箱等

解读机关:芜湖市生态环境局

解读人:张伟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5736072,15927622110

电子邮箱:whzrs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