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教育局关于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2-08-11 09:35信息来源: 综改办阅读次数:编辑:倪雪梅 字体:【  

张玮宁代表:

您在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双减”背景下减轻教师负担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党委和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基本体现。芜湖市教育局坚持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从源头上查找教师负担,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协调好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关系,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保障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一、教师减负工作开展情况

《安徽省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印发后,市教育局立即组织学习贯彻,要求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认真查摆、整改、解决当前我市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20年12月,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意见》,明确教师减负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基本要求,明确了减负清单。2021年3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方案》,要求按照按照组织学习、查摆问题、整改落实三个步骤开展教师减负工作,要求在12月底完成并取得一定成效。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接到文件后,深入学习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对照 19 条减负清单逐条分析自查,从源头上查找教师负担,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自查,查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严格规范督查考核评比和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市教育局全年只保留1次全市综合性督查考核。除了教育督导、多部门联合检查和省教育厅安排的检查,不再进行其他各类督查检查,切实减轻学校负担。我市没有未经批准的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没有将庆典、颁奖、招商、拆迁等无关教学活动摊派各中小学校,没有未经批准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开展相关工作。2021年以来,教师减负监测点学校显示各种活动进校园活动明显减少,如“禁止焚烧秸秆”等小手拉大手活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APP下载注册等情况大为的减少,对有推销意图的图书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抵制,禁止进入校园开展宣传工作,教师负担减轻,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的,如消防安全、禁毒知识、戏曲文化进校园等需要保留的进校园活动,由主管部门进行统筹,坚持公益免费的原则。针对会议多、培训杂的现象,尽量整合各类会议、培训与教研活动,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能网络通知的网络通知,做到不重复组织,不重复参加。没有利用教学时间抽调教师参加其他工作,2021年以来教师没有承担文明城市创建上街站岗,防疫志愿者属于志愿活动,由教师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性参加,非强制要求。

二、教育教学增效工作开展情况

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关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双减”工作。市教育局印发《芜湖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二条实施导则》,针对“教师忙”、“作业多”等问题提出了工作措施,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设置分层次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将教师和学生从作业多的问题中解放出来,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市教育局开展“明日行知,青悦课堂”大学生志愿者课后服务项目,首批已招募100余名大学生进入校园,有效缓解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减轻教师课后服务压力。市教育局推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悦成长”系列课程,立足学校文化与特色,发挥教师资源优势,研发校本课程,高质量做好“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工作。各中小学校针对一些与教学内容重复的进校园活动,将活动削减的同时,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讲座、课后服务指导等形式,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根据《鼓励教育、卫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基层开展服务暂行办法》,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身体条件较好的退休教师参与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缓解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

三、师资配备工作情况

    科学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2019年,在省委编办统一部署下,我市开展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工作,2020年,根据学生数变化,各县市区对本区域内中小学校的进行统一核编,并对各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进行调整,使编制、岗位更符合当下学生数和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2021年,市教育局开展直属学校教师编制动态调整,从市清水河中学等6所学校共调减教职工编制80名,其中65名用于调增芜湖一中等5所学校,15名纳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管理,实行市级统筹。2022年,根据省委编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皖编办﹝2021﹞337号)文件要求,教育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市委编办提出编制达标的要求,开展编制动态调整工作。其主要工作思路是将编制从富余的老四县调整至紧缺的市区,确保全市各县(市)区编制均达标,且编制动态调整后各县(市)区超编规模不再扩大。我市跨区域编制动态调整工作方案已由市委编办报送至省委编办,等待审批。

市教育局建议市委编办扩展教师来源,积极向省委编办争取更多教师编制,每年争取更多的编制使用计划,用于新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学习国家、省、市教师减负文件,吃透《安徽省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精神,对清单指出的四方面19类问题进行再梳理,确保按照清单要求对相关事项进行审批、精简、取消,将减轻教师负担落到实处,让教师感受减负实效。

2.对于部分教师认为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变大、工作压力造成心理影响等问题,要求学校科学统筹教师课后服务安排,可实行弹性上下班。继续积极引入优质资源和社会力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倾听教师建议意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3.杜绝工作痕迹管理等形式主义,工作开展情况看落实效果、听群众声音。继续对各种报表统计进行精简整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数据跑路,减少重复填报。

4.营造教师减负的良好氛围。积极宣传,让教师明确减负的根本目的是提质增效,减掉教师不该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优先保障教育教学活动。

5.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进一步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弘扬高尚师德,自觉践行职业规范,提升专业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市教育局将持之以恒做好教师减负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请多提宝贵建议。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芜湖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3860324

 

  2022年5月24日

 

 

 

 

抄送:市委督查室、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