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经信局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钱俊怡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电线电缆产业扶持力度,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各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我市从智能化改造、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推进电线电缆产业向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市电线电缆生产及配套注册企业近400家,规模以上企业88家,8家全国线缆行业百强企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2021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75.1亿元,同比增长40.2%,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5%,入库税金7.2亿元,同比增长28.0%。一是智能化改造步伐不断加快。2021年我市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支持电缆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新亚特、华上电缆等企业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6个,华宇电缆开展缆云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尚纬电缆总投资1500万元的轨道交通特种电缆智能制造互联网建设与应用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二是提升创新能力。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对接沪苏浙创新资源,进一步深化大院大所合作,进一步推进安徽华菱电缆、国电电缆、龙联智能光电等龙头电缆企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联合电线电缆骨干企业共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我市电线电缆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拥有8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三是支持核心技术研发。由政府引导,电线电缆协会主导,做实特种电线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系列第三方公共研发平台机构载体,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搭桥等途径,集中优势技术力量攻关电器装备用光电复合缆、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海底电缆、超导电缆、智能电网用高压输配电架空导线等,实现技术突破。2021年“煤矿井下配电网系统用10KV光电复合型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项目”获市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揭榜挂帅项目支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240万元。“5G工业互联网云系统用超柔性集束型工业计算机电缆成果转化项目”、“高性能耐水型铝合金芯光伏发电系统用软电缆研发”项目获市重点研发项目支持,争取财政资金50万元。“深海潜航器用线缆材料“双密”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22年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争取省财政资金150万元。
二、加大财税政策供给
近年来,电线电缆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一直是我市产业政策的主要支持对象。但因无为市电线电缆行业的联保互保,导致其整个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市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布署,全力支持无为市防范化解电线电缆行业风险,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大对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市财政通过市本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完成对县市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构2亿元的资本金补充,其中无为市两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共获得市级增资8400万元,进一步增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担保能力。2021年,无为市科技担保公司开展的电缆企业“订单贷”业务,共投放25笔1.72亿元,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了4.65亿元的订单合同,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二是组建担保基金。市财政通过增资市惠居公司1亿元,并由市惠居公司拟出资2亿元参与设立无为电线电缆行业担保基金,以斩断企业担保链,建立防火墙,推动联保互保风险化解。三是加大政策供给。2021年,我市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智造名城”若干政策》,从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技术改造、加快集群发展等方面支持我市电线电缆产业发展。
三、强化人才支撑
人才招引是全市产业发展的必答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招引人才,保障产业用工。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了“紫云英人才计划”,将我市人才招引、培养、服务、激励、保障整合成系统性的政策和计划,形成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政策扶持体系。2022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奋力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体举措十八条,优化升级“紫云英人才计划”,对企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中的纳税额不作限定,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企业或事业单位人才分类进行认定,电缆行业人才可以年薪、学历、技能、职称、荣誉等多种条件进行高层次人才认定,享受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和服务。进一步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专科(含中职、技工院校)及以上层次毕业生给予最高20万元的购房补贴,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芜发展。二是开展专场招引。统筹疫情和人才招引,推广“企业展示+岗位介绍+线上答疑+简历投递”沉浸式直播带岗新模式,牵头指导开展9期产业链专场、2期“扬帆计划”大学生产业实习云上双选会,线下开展2期走进高校宣讲会、1期大学生产业实习宣讲会。发布“百企万岗”招才信息,推送优质就业岗位15700个,其中百万年薪岗位275个。举办各类招聘对接活动992场,达成就业意向5万人。已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3.2万人,认定高层次人才149人,同比大幅增长。三是强化产业人才培养。启动“鸠兹英才”优势产业、农业、宣传、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评选。加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产教融合,支持高校根据产业需求开设冠名班、订单班和学徒制班并给予补贴,2021年度共评选50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启动首期“产业教授”聘任工作。组织开展2022年第一批共49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先进性评审。着力培育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围绕芜湖产业发展,牵头实施2022年芜湖“紫云英人才计划”首期产业管理人才培训高管战略班。支持产业人才不断向上发展,对2021年7月30日后新达到上一层次人才条件的本土人才,对其进行人才认定,纳入高层次人才政策覆盖范围。
目前全省正在开展“唯帽子”整治清理活动,要求优化整合地方人才计划,我市现行人才政策已覆盖各行各业人才及人才发展全周期,不再针对单个行业人才出台专项政策。
感谢您对我市电线电缆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在人才招引、产业培育、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支持电线电缆产业发展,希望您继续关注我市电线电缆产业发展。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企业服务科
联 系 人:王 卉
联系电话:0553-383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