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芜湖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2021-12-31 15:58信息来源: 芜湖市人民政府阅读次数: 字体:【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     发布地点:市广电二楼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芜湖市城市管理局  

主持人:王月(芜湖市城市管理局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   发布人:芜湖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于骏,芜湖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管线办主任张晓洁,芜湖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管线办副主任蒋翔辉


12月31日下午,市城管局召开芜湖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于骏对芜湖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通报,并对记者提出的地下管线数据的更新机制、城市地下管线包含哪几类等问题现场作出了回答。

新安晚报、中安在线、芜湖日报、生活频道、交广电台等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人:芜湖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 于骏



《芜湖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出台情况介绍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是指建设于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照明、通信、交通信号、视频监控、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用于集中铺设上述管线的综合管廊及其附属设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对维持城市正常功能,保障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芜湖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线数量不断增加,其重要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研究制订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方面的法规。目前我市尚无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法规,现有的燃气、电力等专业法规对地下管线虽有涉及,但是缺乏整体协调和衔接,已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

为填补我市地下管线管理法规的空白,2018年12月开始,我局组织实施芜湖市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对芜湖市建成区524.7 平方公里中埋设于地下的各种管道、线缆以及普查范围内出露地表的各种管线及附属设施的地理空间位置、安全运营管理等属性信息进行调查。2020年1月,全面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累计完成测绘各类管线长度达15559.7 km,同时建立了芜湖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为城市地下管线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城市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等奠定基础。

地下管线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市地下管线家底,对于此前杂乱无序的地下管线来说,形成了良好的开端。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的有效建设和正常运行,使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并实施能适应新型城镇化,满足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与管理实际需要的管理办法十分必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为健全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数据信息更新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根据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借鉴了合肥、武汉、重庆、长沙等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我局组织编写了《芜湖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八章四十八条,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主要对《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做出了说明,对“地下管线”的概念进行定义,同时明确了地下管线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以及各相关单位的职责;

第二章规划管理,主要明确了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责任主体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提示了地下管线工程规划审批的相关注意事项;

第三章建设管理,主要对地下管线建设计划的编制、建设时序、相关许可手续及施工中可能遇到问题的处理流程做出规定,明确了地下管线竣工测量、资料移交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运行与安全管理,主要明确地下管线行业管理单位的安全运营的监督管理责任,以及各地下管线权属单位的义务及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同时对废弃及权属不明地下管线的处理,以及地下管线发生严重故障或出现安全紧急状况时处置流程做出规定,列出了七条禁止的、对地下管线安全运行有危害的行为;

第五章综合管廊,通过单列一章,对综合管廊这一地下管线特殊形态的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及入廊费用的收取原则做出规定;

第六章信息管理,主要明确地下管线数据信息的收集、管理与共享机制。

第七章法律责任,明确了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及处理办法。

第八章附则,明确了国防管线按照国家国防和军用设施保护有关规定管理,说明了《管理办法》的制定机关、解释权及实施日期。

《管理办法》内容基本涵盖了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维和信息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了政府各部门在地下管线方面的管理职责,解决了过去管理职责不清、相关部门互相推诿的矛盾。规范了本市地下管线的规划管理、统筹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行为,保障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更新,以及城市地下管线安全正常运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管理办法》,会同相关市直部门和各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同心协力,把涉及地下管线的各项事务做好,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人民城市建设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