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2021年11月23日在芜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王志鹏
芜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意见。代表们充分行使职权,积极献言献策,提出建议195件,其中,由市政府负责办理的建议180件。在市人大常委会以及人大代表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共同努力,认真负责、深入细致地抓好今年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全部建议均已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并答复代表,办复率100%,没有出现代表不满意的情况。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集中办理,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82件,占总数45.56%;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93件,占总数51.67%;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有5件,占总数2.77%。对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建议,市政府督查办公室已发出督办单,做到跟踪督办,持续推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实。
二、主要做法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政府履职为民的内在要求,是凝聚共识做好政府工作的制度性安排,对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政府执行力,凝聚人民向心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办理代表建议的重要意义,始终将其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认真研究吸纳代表建议,应用到相关工作或政策储备中,着力提高代表建议办理的质量和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办理工作,会议期间,市政府负责同志分别到有关团组与代表们座谈,当面征求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将代表的真知灼见吸收转化为做好政府工作的实招硬招。市“两会”一结束,市政府就立即对今年的办理工作进行了部署,突出强调要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各承办单位“一把手”工程来抓,并继续实行市政府领导牵头办理重点处理建议工作机制,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代表建议中所涉及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力促进了办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市政府督查办公室主动加强与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的沟通联系,明确每一件代表建议的办理要求,及时分解交办,建立办理台账,明确办复时限,完善督查督办和考核奖惩机制。市政府各承办单位迅速行动,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综合科室总协调、业务科室具体办、专人负责抓落实”的“五级责任制”,善始善终地做好办理工作。如:市教育局、医保局等部门,召开了内部交办会,及时分解办理任务,研究办理方案,提出了办理工作抓早、抓实、抓优的方法和举措。市公安局、城管局等部门,将每一件建议分解到具体的局领导、科室和人员,落实办理任务和责任,明确办理工作的要求。其他各承办单位也分别以会议或文件形式分解落实任务,切实做到人员落实、责任到位。
三是树立协作意识。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重视建议办理工作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市政府统筹抓总,市政府督查办公室加强协调、督办,各主办单位积极主动与协办单位沟通会商,协办单位密切配合主办单位,及时提出办理意见,办理工作的合力大大增强。如:市市场监管局、文旅局等单位,能主动就办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有关部门商量沟通,做到办好一件、带动一片;市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协办建议较多,但都能认真负责地提出职能范围内的协办意见供主办单位参考借鉴;市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对办理难度大、涉及地方的建议,建立部门与县市区政府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办理。
四是追求办理实效。各承办单位把办理工作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载体,坚持走群众路线,察实情、听真话,在办理过程中,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积极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及时反馈和解释答复内容,增进理解、推动工作。如:市水务局、民政局等部门,邀请代表召开面商会,与代表面对面沟通,介绍办理进展;市交通局、经信局在研究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时主动邀请相关代表参加,寻求对策、凝聚共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承办单位坚持质量导向,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对代表性强、关注度高的建议,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集中力量攻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督办的19件重点处理建议所提问题已解决10件,占52.6%;正在继续办理的9件,占47.4%,代表满意率为100%。此外,各承办单位还高度重视做好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今年以来,办理闭会期间代表建议1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听取代表意见座谈会的代表建议45件。为强化督促检查,市政府督查办公室与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共同对3件未办结的建议进行了“回头看”,切实推动建议办理工作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三、办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人大代表建议反映了人民的呼声,传递着人民的诉求。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与推进政府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强化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聚力打造“四个名城”,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人民城市,保持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86.96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居全省第一、长三角城市第一。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1%,进出口总额增长32.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芜宣机场通航、城市轨道交通通车、城南过江隧道掘进开挖。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建言献策和支持推动。
一是打造智造名城方面。结合办理繁昌区、弋江区等代表团代表提出关于扶持产业发展、推进“双招双引”等方面有关建议,市政府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围绕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三代半导体等13条产业链,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强化三级调度机制,加大招商和项目推进力度。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3个、其中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96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100亿元的“春光慧谷•智能航空科创园”、9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长三角制造中心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为了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发展,今年以来,举办了28场政企“畅聊早餐会”,创新实施工业企业利润率“提升1%”工作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累计减税降费51亿元。结合办理李家贵等代表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全力支持奇瑞汽车做大做强转型发展的建议,深入推进支柱产业升级转型,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工业互联网引领赋能作用,推动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奇瑞汽车前三季度实现销量65.1万辆、增长53.3%,连续18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建设全国首个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企业150多家,前三季度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6.5万辆、同比增长179.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现代农机、微电子、轨道交通装备等十大战新产业均在加速成长。航天三院海鹰航空无人机产业基地、信义江北光伏组件盖板、美的厨热智能家电产业园、专用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打造创新名城方面。结合办理李为松、李玲玲等代表关于加大对人才工作支持力度、改善企业用工等建议,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建设“创业芜优”之城,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建立第三方合作、校地合作等全新引才模式,在全省率先组建人才发展集团,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运作机制。结合办理席洪柱等代表关于抢抓机遇加大芜湖市科技投入的建议,启动市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工作,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3.34%,居长三角前列。实施高企倍增计划,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100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419个、其中国家级48个,新型研发机构数占全省三分之一。结合办理刘琰代表关于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的建议,加快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资本市场的“四新加一资”模式,举办2021芜湖私募股权投资大会,推动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上线惠企政策网上超市,推动资金政策像“网购”一样方便,兑现惠企资金46.5亿元。
三是打造开放名城方面。结合办理高光兴代表关于加快自贸区发展方面的建议,大力推进自贸区芜湖片区先行先试开放发展,创新“内陆区港联动监管一体化”等8项制度举措,4项入选全省首批10个标志性建设成果。自贸区芜湖片区挂牌以来,签约入驻项目182个,协议引资1843.8亿元,新设企业1659家。结合办理邢献芝、罗放、吴才峰等代表关于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交通体系、促进快递物流产业发展等建议,不断提升对外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启动京东超级港智能供应链产业园一期项目,京东物流货运包机在芜宣机场完成首航。芜湖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突破120万标箱,在国内江河港口吞吐量位列第四。中欧班列“芜合欧”正式开行,芜湖北站建成使用,合芜高速公路“四改八”全面启动。
四是打造生态名城方面。结合办理陈文姿、胡宗波、汪婷等代表关于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治理、完善黑臭水体长效维护机制等建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交办我市“三大一强”问题整改完成率94.57%,2021年中央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件完成率92.8%。启动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压实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目标责任。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1.1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优良率为85.2%,重污染天数为零。建成区74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消黑工作,浴牛塘、二横港等4个“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示范项目已完成。全力实施33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93条污水主次管网新建项目将于年底竣工。建立完善河长制、排污许可制度等14项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维护机制。结合办理郑锋代表关于将惠生联圩建设成为江北生态公园的建议,狠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着力打造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江北惠生联圩生态建设、龙窝湖生态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运行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长江干线全流域、全时段、全覆盖监测预警。规划建设长江渔文化博物馆,充分展示人与长江“人水合一”、共生共荣、生生不息的生态文明画卷。
五是建设人民城市方面。结合办理尚蓉、晋纬等代表关于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等建议,打响建设人民城市的“发令枪”。成立人民城市建设委员会,首创“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启动人民城市建设“双百攻坚战”,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提质增速。完成1165套棚户区改造、187个老旧小区改造。赤铸山路快速通道、九华南路快速化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通车。结合办理刘琰、汪国金、叶胜佳等代表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建议,挂牌成立市乡村振兴局,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实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260个,投入资金4.4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结合办理王梅、靳婷、李萍等代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服务综合改革、改善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加强集团化办学等建议,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实施中小学“三心工程”,惠及16万名中小学生。新成立优质学校(幼儿园)教育集团27个,优质学校办分校(分园)100所,新建14个公办幼儿园和6所中心城区学校。结合办理汪婷、胡国祥等代表关于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能力方面的建议,深化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常态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超额完成12岁以上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任务。结合办理周向华、杨金富等代表关于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增加公共文化供给等方面的建议,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扩大城市阅读空间,赤铸书院等4处“城市书房”建成使用。方特旅游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入选“国”字号,“欢乐芜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神山体育生态公园项目一标段等一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开工建设,6.7公里神山公园健身步道投入使用。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看到代表建议办理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政府系统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个别单位对办理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办理答复不够及时;有的在接受代表建议办理任务时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部分建议为办理而办理,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不够;少数单位对需要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问题,继续推进力度不够。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已要求市政府督查办公室牵头,认真开展办理工作“回头看”,督促各承办单位认真自查,逐一分析所承办的代表建议,着重抓好已答复举措的兑现和代表反馈意见的吸纳落实。对正在推进的有关工作坚持跟踪督办,适时开展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督查,对个别代表尚有意见的建议开展“回头办”,确保代表们提出的合理建议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政府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我们将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办理工作,通过办好办实代表建议,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为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