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芜湖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6日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大厅
发布单位:市发改委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与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颜晶
发布人: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嘉宾: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并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昨天,省委书记梁言顺在我市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芜湖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芜湖创新创业,与城市共同成长。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始终致力于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一个“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一条“主渠道”。
一是主体规模不断扩大。2025年1-3月,全市民营经济主体约48.3万户,占全市经营主体比重达96.2%。全市拥有“四上”民营企业6645户,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占“四上”企业比重达93.5%。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276户、有资质的民营建筑业企业1105户、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626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365户、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企业1273户。全市1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6家企业入围全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
二是市场贡献不断增强。2025年1-3月,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46.9亿元,同比增长17.2%,高于全部税收增速3.4个百分点,占全市税收的比重为70.6%。民营企业进出口198.2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4%。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2056.81亿元,较年初增加124.48亿,增幅6.44%,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2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4.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6.4%。
三是发展质效不断提升。2025年1-3月,全市规上民营工业营业收入651.5亿元,同比增长6%,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6.7%,其中规上民营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9%。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12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6家、“小巨人”企业累计96家。全市实有民营境内外上市公司20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重69%。
主要做法有:
(一)统筹谋划推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前谋划、主动对接,在全省率先成立民营经济发展科,设在市发改委,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民营经济工作。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印发《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要点》,围绕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民企竞争力、解决民企急难愁盼问题、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20条工作举措,明确牵头单位,压紧压实责任。二是开展民营经济指标监测。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贸企业、房地产企业等不同领域重点企业,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情况、产业发展、投资、市场活力等指标,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监测研判,准确把握民营经济发展态势。三是强化宣传报道。在芜湖日报、新闻频道、大江看看客户端开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专栏,做优全媒体策划《“新台阶 新腾飞 新展望”芜湖企业家面对面》,全面报道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对优秀民营企业、企业家和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大力开展正面宣传报道,营造尊重和支持民营企业家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持续畅通“涉企侵权”举报通道,今年以来受理涉企网络举报32条,协调处置涉企网上有害信息举报162条。
(二)深化政企沟通,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一是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经过多年实践,我市现已建立起畅聊早餐会、企业家接待日、企业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种类丰富、形式灵活的涉企沟通机制,对民营企业诉求和建议,以“挂号制”实现闭环管理,目前畅聊早餐会已连续举办134期,邀请842位嘉宾参加,收集企业诉求650个,已办结616件,持续推进34件。累计召开联席会议60次,收集214户企业反映的问题384个,已解决344个,办结率89.58%。线上线下累计办理企业诉求4015件,已办结3989件,办结率99.35%。二是健全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预防和清理机制。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畅通化解渠道,加大清欠力度,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执结涉企业账款、涉金融债权等案件2986件,到位金额约8.61亿元。三是强化用工需求保障和管理人才培训。今年以来,组织民营企业新录用员工岗前技能培训、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877人次,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3期,共182人次参加,举办“易企网+”系列活动23期,1178人参与,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
(三)强化要素保障,增强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是全面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精准向民营企业推送减负政策,根据企业需求分类辅导、解读。今年已走访重点民营企业224户次,组织税企交流座谈会24场次,解决民营企业诉求50余件。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民营企业贷款作为投放重点,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并逐级分解落实,对符合条件小微企业“应贷尽贷”,今年以来累计走访小微企业40.96万户,进入“推荐清单”1.32万户。通过协调机制累计授信金额385.69亿元,累放贷款291.03亿元,对推荐清单内企业授信率、贷款率分别达90.1%和83.8%,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和0.3个百分点。三是发挥政府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打造融资“融芜优”品牌,组织专场融资对接,今年以来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13场,为重点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已对接项目303个,意向融资金额共计408.07亿元,项目共获批金额336.80亿元。
(四)健全法治保障,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一是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压缩涉企案件平均办理周期,将司法活动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涉企案件21877件,涉案标的额135.12亿元,平均审理周期31.15天。二是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全面部署“综合查一次”及“检查码”应用工作,先后发布四批“综合查一次”联查事项清单,将43个行业领域的1877个单部门检查事项整合为396个联查事项,整合率78.9%。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企业2218家次,减少检查次数3446次,较改革前减少约60.8%。三是加大法律支持力度。推进云上法务区建设,紧扣民营企业产业特色及法律需求,通过“1+N”法务沙龙场景化、沉浸式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难题。推进柔性执法,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推出市场监管领域免罚清单4.0版、明确232项免罚事项,全市轻微免罚案件共计2500余件,免罚金额近3700万元。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全市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学习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持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厚植沃土,不断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芜湖篇章!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
芜湖传媒中心:《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市将如何进行贯彻落实?
邢亮:《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于2025年4月30日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该法律旨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体现了国家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为广大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九章78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总则:明确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2.公平竞争: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方面的权利。3.投资融资促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获得投资和融资。4.科技创新: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5.规范经营: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6.服务保障: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措施。7.权益保护:保护民营企业及其从业者的合法权益。8.法律责任:规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9.附则:其他相关规定。此外,法律还明确了政府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和措施,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我市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为契机,扎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一是完整、准确、全面做好这部法律的宣传解读工作,落实好法律相关要求。二是完善各项机制,谋划出台实施我市配套规定,协调各种支持保障措施落实落细,不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切实依法保护好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我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中安在线: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在推动民营企业提质提效方面,我市开展了哪些工作?
邢亮:一是培育优质企业梯队。梯度构建中小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持续做好专精特新后备企业入库培育工作。组织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推荐工作,共推荐227户企业至省工信厅进行评价认定。今年以来召开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培训会2次,邀请上级部门领导、工信部专家现场为企业进行申报培训并一对一精准辅导,帮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提升申报成功率。
二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出台“鸠兹科创湾”建设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举措,优化产业支持政策,提供高标准科技服务。制定“鸠兹科创湾成果芜优转”产学研对接年度活动计划,已举办14场“鸠兹科创湾成果芜优转”产学研对接活动,10余家民营企业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进行精准对接。
三是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及时发布境内外重点展会通知,结合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组织民营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国际展会。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70家次企业参加了40余个境内外国际展会,达成意向订单金额共计约3200万美元。支持我市民营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对民营企业申报的境外投资项目,加强指导、及时办理,今年以来培训民营外贸企业40余家,帮助我市重点民营企业完成境外投资备案手续,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平稳健康发展。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