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日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持人: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张明琨
发布人:
关于2024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通报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芜湖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稳中向好,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坚持党政同责,坚决落实重大决策部署
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将食品安全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全力推进。
(二)强化组织领导,着力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意识传导。全国率先设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标识,在生产经营企业关键位置进行张贴,时刻提醒从业人员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已在全市1440家生产企业、13410家餐饮单位及全市中小学食堂、集中配餐单位张贴。在全市推行餐饮服务“矛盾纠纷不出门”机制。督促餐饮企业主动接受消费者监督,第一时间妥善处置消费者投诉,店内化解纠纷。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三类关键人”,抓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三项重点事”,不断压紧压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是严把源头治理全链条监管。组织开展粮食污染监控,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严把“田头”和粮食收储质量安全关。不断深化“食安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制止餐饮浪费”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年度检查覆盖率达100%,问题处置率达100%。
三是不断加大食品抽检检测力度。在全省首创食品安全“检管结合”联动机制,着力形成“抽检监测+行为监管+执法稽查”的闭环管理链条。2024年全市共完成食品与食用农产品抽检12583批次,占全年总任务量的101.2%。将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常态化推进,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你点我检”1103批次。
四是严守底线严查违法违规行为。我市始终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原则,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分类处理,严惩重处严重违法企业,截止目前全市共依法查处食品违法违规案件2586件,涉刑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8起。
(三)加快品牌建设,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建设“食安安徽”品牌为统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探索优化制度供给、包容审慎监管,不断创新服务食品产业举措,先后制定发布一系列食品生产合规指引,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免费帮扶指导,助力我市食品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轨道。
下一步,市食药安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和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以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的实际成效,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守护江城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发言材料
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0月)
近年来,芜湖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质量安全基础。全市已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趋向良好。
现将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发布如下:
一是强化质量监测,加强风险防范。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市、县5个检测机构均通过“双认证”,在全市48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配备快速检测设施231台套。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市县镇三级农产品检测人员60余人参加竞赛,通过技能竞赛,提升检测人员业务水平。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全市已开展定量检测5816批次,合格率99.7%,开展乡镇快速检测61237批次,合格率99.4%。
二是强化基地建设,培育优质产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已建设市级蔬菜标准园26家,部级畜禽健康养殖示范场20家,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9家,无为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推进农业地方标准宣传,今年已发布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8项。加快绿色优质农产品培育,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45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0个,30个产品入选“皖美农品”品牌目录,发布市级农业品牌85个、乡村土特产品名录48个。
三是落实监管制度,提升监管能力。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完善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制度,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五挂钩”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作为申报市级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前置条件,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开展质量安全追溯。全市已有2124家生产经营主体入驻平台,通过平台累计开具合格证6132份,打印合格证10万余张。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将信用等级与金融贷款、农业保险等服务挂钩,成功申报创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先行区。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守牢安全底线。继续推进“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围绕豇豆、芹菜、肉类、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管执法力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利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开展巡查检查5407次,查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4件,其中移交公安案件1起。聚焦“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和网络违法销售种子等重点环节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今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1710人次,检查农资门店1214家次,查办农资案件18件。
五是强化普法宣传,营造社会共治。结合绿色食品宣传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制作《种植绿色豇豆 守护质量安全》动画科普宣传片和《放心鱼》情景剧,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科普宣传豇豆、大口黑鲈绿色生产和质量监管相关知识。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市青少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绘画大赛,评选了151幅获奖作品,进行宣传展播。承办202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农村部主题日活动,宣传“崇法守信、共享质安”主题,活动期间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科普宣传、放心农资展示、绿色优质农产品展示等活动。今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活动81次,发放宣传材料1.2万张次。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护航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关于打击食品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公安局
(2024年12月3日)
2024年以来,市公安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强化责任担当,以“昆仑2024”5号行动和“雷霆”行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打击肉制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坚决治理“餐桌污染”,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截止目前,全市共侦办食品类刑事案件28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9人,移送起诉50人。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公安机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指示要求,持续严厉打击食品犯罪。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打击食品犯罪工作,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尹春华专题听取打击食品犯罪工作汇报,提出明确要求。为加强“昆仑2024”专项行动,市公安局成立由市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董剑任组长,多警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市局森警支队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全市公安机关打击食品药品犯罪专项行动。各县市区公安机关也成立对应组织,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二、密切协作配合,拓宽线索来源
一是公安机关坚持主动介入,充分依托食品安全办协调平台,围绕“两超一非”食品领域犯罪定期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深入商超、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重点摸排,广泛收集案件线索;二是深入社区大力开展宣传,在“平安芜湖”微信公众号发布线索征集,依靠“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和社区民警线下工作机制,鼓励群众通过相关渠道举报发现涉及食品犯罪的线索;三是通过参加市政府“3.15”新闻发布会、线上直播、法制进社区等活动,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宣传公安机关打击食品犯罪工作成效,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和参与热情,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破案攻坚
针对食品领域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坚持“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把“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作为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警力对重大案件开展破案攻坚。繁昌分局立案侦办桂某冬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减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成分),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捣毁源头生产窝点1个,查获减肥食品(含西布曲明成分)140余瓶,铁制包装盒70余个,塑料包装袋200余个,封口机1台,打单机1台,防伪标贴若干,散装减肥糖果约50000粒,减肥咖啡2000袋,各类生产设备7台,原料约2吨,一举捣毁一条从采购原材料、包装材料,再到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整个犯罪产业链,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0余省(市、区)。弋江分局办理一起非法生猪屠宰案,抓获犯罪嫌疑2人;无为市局立案侦办1起销售伪劣产品案(羊肉掺杂猪肉)案件,并已赴辽宁省灯塔市开展收网工作,采取强制措施3人,相关后续审查取证工作正在开展中;无为市局、湾沚分局破获系列毒狗案,抓获8人,针对毒针的来源开展研判,协调检验机构对狗肉毒物进行检验,检测出氯化琥珀胆碱物质。11月,繁昌、弋江、湾沚分局分别立案侦办了张某华、李某青涉嫌购买动物检疫合格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涉案价值62余万元。在肉制品专项整治期间,市公安局依托环食药托快检实验室针对肉制品中参杂参假和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问题,先后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快检3批次共155件,发现问题肉制品5件,循线深挖线索2条,成案1件;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紧盯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强化认识,突出重点,规范执法,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和检法机关的沟通协调,以最坚定的决心、最有力的打击、最严格的执法,守住民生法治底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主持人: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
芜湖传媒集团:能否介绍一下贵局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标识的具体情况?
张明琨:2023年以来,芜湖市市场监管局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探索推行“标识化”监管模式,创新实施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标识工作。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标识,是将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归纳简化为红、黄、绿三色小卡片,通过张贴在食品生产加工场所醒目位置,随时提醒从业人员规范食品生产行为。其中,红色“禁止标识”描述食品生产禁止性规定,用于警醒从业者不得从事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黄色“警示标识”描述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点,用于警示食品生产者加强风险防控;绿色“引导标识”描述食品生产加工规范要求,用于提醒从业者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管理。
芜湖市市场监管局针对本地生产经营单位常见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问题,打造了简洁、易懂、醒目的“芜湖版”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标识,在中小学食堂、中小企业、食品小作坊等重点单位进行张贴,在提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意识、规范日常操作、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全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推广。
芜湖中安在线:请问芜湖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还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明琨:为进一步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质效,芜湖市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新模式。一是建成投入使用“芜湖市食品综合监管平台”,接入全市200家中小学、幼儿园、养老机构食堂及集中配餐企业,以“互联网+”创新网络厨房建设,深化推进明厨亮灶工作,实现对学校食堂24小时全天候远程监管。二是社会化餐饮方面,在镜湖区和繁昌区建立智慧化监管试点,其中镜湖区建立区级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指挥中心,以芜湖古城餐饮示范街区为应用场景试点,接入87家餐饮服务店铺摄像头和“食安共治触摸屏”,24小时远程监管,实时监控餐饮加工场所和食品加工过程人员操作情况,智能抓拍并记录未戴口罩、垃圾桶未盖、活鼠等违法违规行为,实现物业、商家、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监督“四位一体”。繁昌区将辖区内161家重点单位统一接入到市局平台进行事前数据提前预警、事中行为预警的实时监管。三是应用一体化智慧农批运营管理新模式,为芜湖市大地农批市场365户入场销售者建立“一户一档一码”在线档案,对主体信息、包保信息、员工信息、快检信息等实现线上查阅。四是新开发食品监管智能视频分析设备。利用该设备,可在监督检查时对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加工环境及加工制作过程中的相关操作进行AI智能视频巡检,自动生成整改清单,实现“非现场检查”替代“现场检查”的效果,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