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芜湖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约115亿元

发布时间:2021-01-19 08:20信息来源:芜湖新闻网 阅读次数: 字体:【    】

芜湖境内河道纵横、水系众多,治水与治市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十三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批高质量的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全市综合防洪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抗击水旱灾害取得重大胜利,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城乡水环境状况持续改善,水利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与保障。这是1月18日上午,记者从市水利局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全市多项重大水利基础设施相继开工建设,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约115亿元。

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全市涉及防洪保安的多项重大骨干工程陆续实施,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总投资近30亿元的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建成并发挥巨大效益,总投资16亿元的青弋江治理工程、裕溪河治理工程即将完工,总投资6亿元的万亩圩口堤防达标工程全面完成,实施了2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牛屯河治理项目,完成了主城区防洪墙改造提升工程,完成荆方泵站、双摆渡泵站、袁泽桥、居家角、咸保、清浦塘、和平泵站等7座重点排涝泵站建设等,总投资约15亿元的长江芜湖段治理工程也即将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我市防洪除涝能力显著提升。

水资源水环境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澛港闸(桥)枢纽、南陵县幸福闸等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工。投资近6亿元的澛港闸(桥)工程,2018年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在2019年大旱期间充分体现了水资源配置的巨大作用。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重点,统筹重大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灾后薄弱环节治理等与脱贫攻坚关系密切的水利工程,着力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共实现71个贫困村村村通自来水,累计解决151.18万农村居民和12.46万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6%,集中供水率99.6%,2019年以来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供水条件。

抗击水旱灾害取得重大胜利

我市采取积极主动的防御方略,超前防范、科学防控、主动避险,有效应对了洪涝旱灾害,成功防御了2016年、2020年长江流域大洪水、2017年夏旱、2019年连季旱和2019年台风“利奇马”袭击,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确保了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2020年汛期,我市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特大洪水,其间长江芜湖站水位最高达到12.76米,仅低于历史最高水位0.11米。在部分河段水位超历史,西河流域超警戒水位近三个月的情况下,我市水利工程发挥巨大的防洪除涝作用,得益于较为完善的防洪除涝体系,全市无一万亩大圩溃破、无一人员伤亡、无一个城镇和主要基础设施被毁,防灾减灾成效显著。总投资近30亿元的青弋江分洪道再次充分发挥分洪作用,有效缓解了湾沚区、南陵县及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充分保证了流域防洪安全。裕溪河治理等主要支流治理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成效初显,裕溪河治理工程主体在2020年汛前全部完工,在抵御此次特大洪涝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完工泵站也在汛期发挥效益,提高了易涝区域排涝能力,充分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另外,我市还通过切实加强水资源监管、持续强化水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全社会节水工作等,使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强化。通过扎实开展河湖管理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改、落地生根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等,使水利“强监管”进一步落实。通过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全面展开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等,使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