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 危中求变天地宽

发布时间:2020-03-20 08:31信息来源:芜湖新闻网 阅读次数: 字体:【    】

我市企业有序开展生产 记者 杨大伟 摄

□记者 陈旻 张学桥

年前,他们还是导游、演员、营业员……现在,他们“变身”成了操作工、装配员、设备管理……芜湖方特和中达电子的“共享员工”计划目前推行得很顺利,第一批、第二批员工经过短期培训,已经正式上岗。

一方,有用工需求;一方,有闲置员工。能否让人力资源也按需要流动起来?“共享员工”计划便这样应时而生。

危中见机,迎难而上。对于各行各业来说,越是困难时候,越要开拓思路。在当下企业最紧迫的短期“用工荒”中,我市许多企业也开始积极“想点子”;而就业者,也开始审视新形势下是否有就业“新路子”。

需求催生新业态

25岁的吕可可原本是方特的一名营业员,报名参加“共享员工”前,她已经在家歇业1个多月了。虽然企业仍有基本工资和社保,但年轻的女孩在家待不住了。“我觉得可以挑战一下,尝试一下不同的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她说自己有些忐忑,但相信自己能应对新岗位的磨合。

“我们已经为新员工作了衣食住行各方面安排,让他们可以‘拎包入住’。”中达电子芜湖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卞琛琛告诉记者,共享员工们将经过初步培训,再安排进入车间,主要从事一些相对易上手的操作工种。而企业除了支付他们正常员工的薪水外,还会额外给予一些补贴。

方特营销总监陆磊也表示,“共享员工”计划既解决了中达电子临时性用工紧缺问题,也为方特歇业在家的员工提高了福利,调动员工积极性。“这次疫情对我们传统的用工方式也造成了一些改变和影响。除了传统产业常规的用工需求外,一些企业因为疫情原因员工无法及时返岗,带来了短期用工缺口。而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当前餐饮、娱乐等相关的第三产业,短期内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为了更好平衡这种用工关系,也更好地调剂企业用工需求,我市人社部门牵头,在相关行业和产业之间进行用工余缺的调剂,让我们受影响的企业把暂时闲置员工通过‘共享’的方式输送到有需求的企业岗位上去。”市人社局就业科科长陆照海表示,通过这种方式,一可保障员工有稳定收入,二是调剂了企业用工需求,三还降低了输送企业的用工成本,对双方企业和员工个人都是共赢。

破题求解新思路

政府多方引导,为企业“牵线搭桥”,作为用工主体的企业也在顺势谋变,“招工留人”各出各招。

“我们有内部人才的引进政策,鼓励员工内部推荐,推荐成功给予奖励。”溜溜果园人力资源经理陈后圣告诉记者,当下疫情影响,反而让健康食品产业更受市场青睐。企业复工后订单有较大增长,相应的用工需求比较大。企业除了在政府部门帮助下开展网上招聘,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招聘需求外,“以老带新”这种招工方式也是当前比较奏效的一种途径。

外地员工不能及时返岗,而年前返乡人员也难以及时复工,这又成了缓解用工的另一个突破口。

“人社部门集合了全部资源,像人力资源平台、人才市场品牌等,把线下的招聘会‘搬’到线上。我们也按照人社部门精准对接的要求,把我们的人才资源和企业需求进行匹配。因为疫情,一些员工不能及时返岗造成的缺口,我们就立即从本地人才库中推荐补上。”安徽欧睿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黄娟告诉记者。

而把就业和扶贫结合起来,也成为地方政府给出的一道解答。在无为市,针对就业扶贫载体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吸纳贫困户规模较大的实际情况,依托部分企业订单需求大、原料储备足和生产工序简单等条件,无为引导雨衣加工、服装制造和食品加工类就业扶贫载体,将原材料和半成品快递发至贫困户家中,这种“扶贫车间+居家就业”“企业订单+居家就业”的模式,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在家中就可按照既定工序完成相应工作。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还纷纷打出“温情牌”,在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人性化管理等方面想法子留住人、吸引人。“我们除了正常工资外,还增加了补贴,提高了伙食标准,每天为正常上班的员工分发水果、酸奶等等。”芜湖道润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王玉宝感慨道,“企业对用人需求并不是短期的,是希望把人招进来,并且能留下来,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