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25 14:38信息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字体:【    】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省市实施方案要求,以八个坚持为抓手,实现法治政府建设主体工程率先突破,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持续提升。现将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法治政府主体工程建设

(一)建章立制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重点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印发《芜湖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任务清单》,建立定期汇报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年度工作清单机制、工作提示机制。创新设立法治政府建设协调机制,通过定期汇报、考核评价、约谈等方式督促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二)凝聚合力强化统筹调度。召开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会议,高位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对标对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152项任务已基本完成。发挥考核评价导向作用,将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带头守法普法、遵纪守法、依法决策、依法履职等情况纳入年度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巡察内容,对法治建设责任落实和执法、司法、守法普法中的问题,实行一并巡察、一并反馈、一并整改。

(三)多措并举完善推进机制。抓住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和示范创建两个关键,抓重点带一般,抓要害求突破。积极组织参加安徽省首届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我市繁昌区、南陵县被命名为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督察,采用书面与实地督察相结合方式,督察报告经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上报,注重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释放活力、压实责任,确保法治建设各项重要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坚持履职尽责,政府法定职能得到依法全面履行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构建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立即时动态与年度集中调整相结合的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衔接落实2020年度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省级对应取消19项,我市对应取消 4 项、承接落实 1项。截至2020年底,市本级行政许可颗粒化事项688项,承诺时间1683天,平均承诺时限2.45天,较2019年压缩50.9%深化减证便民,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年共办理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市场主体8625户(次),全市范围内共计48个事项确定实行告知承诺制。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积极构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机制。

(二)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强化。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9.7%,与上一年度相比,政务服务事项提交材料平均精简23.9%、承诺办理时限压缩46.4%。推进智慧审批服务应用,上线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智能审批系统,实行企业设立自动核准登记。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周末便民政务服务直通车系统。疫情防控期间,针对群众急需事项提供预约功能,开辟便捷通道。深化政务集成服务,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112项精品套餐式服务,发布一件事导办关联事项1803项。实施政务好差评服务,建立健全差评办件反馈、整改、监督和复核、追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2020年,我市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次数超过192万次,好评率高达99.99%

(三)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重点打造易企网+”企业服务品牌,全面推行网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开通智能审批快车道,企业登记从一日办结全程不见面秒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时间压缩至75个工作日以内。通过出台深化企业服务水平、加强合同履约监管、加快涉企政策审核等八个方面法治配套举措,建立清单+台账+评价的闭环工作推进机制,组建各类法律服务团队10余个,为500多家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推动法律保护关口前移,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截至2020年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39398户,同比增长23.4%,市场活力不断焕发。

(四)均等化公共服务不断细化。全面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出台《芜湖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稳步提升城市信用建设水平,我市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4名。无为市位列“2020中国社会保障百佳县市榜单第二。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晰实施标准和发展指标,新建近五千平方米的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全市共建成8家县(市、区)法律服务中心,70个镇(街)服务工作站,897个村(居)法律服务室。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建设,全市四纵三横的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积极承接全国首个第三代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试点城市任务,全力探索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芜湖模式。稳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支持,连续5年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累计投入资金 650万元,支持项目92个,受益人群万人次以上。

三、坚持与时俱进,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得到充实完善

(一)立法质效不断提升。完善立法机制,不断健全市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广泛征集立法项目,经充分论证后制定年度立法计划,报市委审定批准实施。制定《市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及《芜湖市司法局行政立法审查工作规程》,确保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论证咨询等有关环节落到实处。加强立法协商,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地方立法研究基地,进一步扩大代表、群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和范围。有效发挥法律咨询专家作用,2020年共收到立法咨询意见109条。《芜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芜湖市养犬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陆续出台。《芜湖市快递管理办法》在全省首届规章质量评审活动中以最高分成绩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二)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加强我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出台《芜湖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清理、备案全过程纳入管理范围。依法履行备案监督职责,全年共完成25件对市直部门及各县(市)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按规定向省政府和市人大报备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37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均为100%

(三)动态清理机制不断健全。认真开展涉及民法典实施、优化营商环境、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规章及行政规范性文件等清理工作,共废止4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1件涉及民法典需要修改的市政府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清理工作,截至2020年底,我市现有地方性法规9件、现行有效的市政府规章3件、市本级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402件、市本级政府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428件、县区级政府及其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139件,并形成目录清单和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确保法制统一、政令畅通。

(四)制度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制定《中共芜湖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工作措施》,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确定了16条具体工作措施。积极研究谋划包括传染病防治在内的公共卫生领域配套制度建设,细化出台我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核酸检测、处置演练、物资保供、督导检查等专项工作方案,及时印发最新各类场所疫情防控指南,有序有效部署全时段疫情防控工作。印发《芜湖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及时有效规范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

四、坚持法定程序,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更加严格规范

(一)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坚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程序。2020年,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全部会前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规范性文件和协议全部进行会前审查。

(二)扎实开展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聚焦审查事项合法性,严把法律关口,坚持政府重大决策、经济管理和社会事务、行政行为、合同行为等均进行合法性审查,做到应审尽审。全面落实两级合法性审查机制,筑好依法决策防火墙开辟审核绿色通道,针对涉及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防灾减灾以及亟需制定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实行审核材料容缺受理,在合法合规基础上提高审核效率。2020年度,共办理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219件,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800余条,有力有效保证政府重大事项依法合规。

(三)注重发挥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作用。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方案》,并做好相应配套保障措施。我市现有公职律师212人,为所在单位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起草论证等方面完成工作1346件。持续推进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完成新一届芜湖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工作,律师担任各级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共160人次,为各级党政机关出具各类法律意见书,参与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草案起草论证、涉法涉诉案件化解、行政处罚审核、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开展法治培训百余场,法治保障和服务作用有效发挥。

五、坚持改革创新,有效助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实现执法系统从条块分割向统筹整合转变、执法行为从多头执法向联合执法转变、执法队伍从碎片化向领域化转变。我市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展顺利,均制定印发各领域改革实施方案和执法支队三定方案,实现执法职责及机构人员队伍划转到位,装备经费保障由财政统一按预算全额供给,为各领域综合执法提供有效保障。

(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会议,组织开展三项制度专项督察活动。强化制度层面指引,针对安徽省行政执法公示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开展广泛宣传解读,加强督促指导。全市范围内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良好,各级各单位充分运用现有平台载体,实现行政执法主体、依据、权限、程序、结果等统一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市行政执法单位累计配备执法记录仪四千多台,加强执法装备建设,做到音像记录及时归档、记录信息调阅规范。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方面,制定审核办法及目录清单,明确审核范围及内容、规范审核程序,落实法制审核机构人员,全市现有法制审核人员共计400余人,并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向社会购买法律服务等方式不断充实法制审核力量。

(三)完善机制提高监管效能。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减少执法扰企,全市各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全年完成随机抽查任务1132个,其中应用信用分类发起抽查任务589个。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全省率先出台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2.0版,实行有温度执法。持续推进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在长江禁捕、疫情防控、自贸区等方面具体应用,充分发挥综合监管+”的作用,全年上报各类问题34177条,处置率达97%以上。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有力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打造执法监督360”系统,实现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无死角监管。

(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资格认证统一考试,1090人顺利通过并取得执法资格认证。通过清单列明、执法群公告定期更新等模式实现执法证件高效管理。创新培训方式,依托法治芜湖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培训,实现全流程线上课程学习及测试,培训内容包括民法典与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风险防范、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等专题,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六、坚持良性互动,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

(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11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198件,全部按期办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项,严格按程序先协商后决策。全年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议题3项,向市政协主席会议通报议题10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共办理市政协委员提案364件,按期办复率100%

(二)切实加强司法审计监督。实现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市中院连续三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指出行政机关在征收拆迁领域行政执法和应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行政机关加强和改进依法行政工作提出明确建议。强化履职行为监督,市检察院对于行政机关在食药、环保等领域违法行使职权或不作为的,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程序。持续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2020年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286个,提出审计建议1507,查处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1.6亿元。

(三)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提升平台建设水平,完成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统一升级改造。落实法定公开内容,全年共主动公开各类信息22万余条,完成全市43个重大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发布。加强疫情防控、六稳”“六保信息公开力度,累计发布相关信息4000余条,发布各类防汛信息500余条。提升政策解读质量,创新解读形式,全年共发布政策图解43篇,常务会图解19篇。针对减税降费、生态环境、脱贫攻坚、房地产市场、教育改革、食品药品等群众关注的经济社会热点,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回应,及时解疑释惑,全年共发布主动回应信息1200余条。

七、坚持法治为民,社会矛盾纠纷实行依法多元化解

(一)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工作,每季度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及审结案件败诉情况进行汇总,并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倒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有效提升。2020年度,全市开庭案件31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200件,出庭应诉率达64.10%,较去年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受理案件287件,审结250件,审限内办结率100%。通过撤销、确认违法、变更和责令限期履行等方式直接纠错63件,纠错率为25%;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间接纠错50件,纠错率为20%,行政复议纠错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不断健全。出台《关于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创新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复议、诉讼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设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102家,基本实现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调解信息员全覆盖、微信群全覆盖。全年调解案件30223件,调解成功率98.2%。建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与公安派出所联合设立警民联调室73家,调解案件6000余件。解纷芜优线上平台进驻调解机构220家、调解员796名、智能咨询27万余次、调解案件5694件。做好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共受理审批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818件,结案4480件。

(三)信访工作质效不断提升。严格实行诉访分离,推动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推进依法分类处理工作,出台《芜湖市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规则》。加大信访事项听证评议力度,全年共组织信访事项听证和评议活动共计286件。强力推进阳光信访建设,实现了信访事项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网上信访数量逐年上升,网上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在90%以上。

八、坚持多措并举,依法行政力量得到全面有效提升

(一)强化重点队伍法治教育。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来芜为全市领导干部作准确认识民法典 全力实施民法典专题报告。制定年度市政府党组学法计划,2020年以来,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8次、常务会议会前开展2次法治讲座,内容围绕民法典对依法行政的新要求与新保障等热点重点主题。组织为期两周的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研讨班。法院系统依托鸠兹法坛平台,广泛开展法律业务知识、先进典型事迹等学习教育。市公安局组织开展法治民警实战大练兵、法律知识比武竞赛,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法律素养。

(二)有效凝聚社会法治力量。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市法院系统创新开展邻里法官 解纷芜优专项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市检察机关组建芜未花开法治宣讲团,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到100%全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建设。开设《公民与法芜湖普法之声》节目,共23个市直有关单位(部门)和4个区司法局嘉宾走进直播间,多角度、多视点解读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组织民法典微视频系列宣传活动,各级各部门纷纷结合自身职责领域及立法亮点打造精品,宣传实效明显。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打造市场监管大讲堂,开展典型案例执法论坛活动。市妇联持续深化建设法治中国 巾帼在行动品牌活动建设。全省首家农民普法馆在南陵县落地建成。积极开展芜湖市2020年度法治建设五个十项目评选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2020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成果丰硕,如期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但同时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个别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等领域应急处理保障制度等有待进一步完善,既要针对应急措施提供法治保障,也要对执法权力进行有效规制;重点领域立法力度尚需进一步增强,关注城市管理和维护民生的立法广度和深度挖掘还不够;法制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缺乏专业法治工作人员的问题依然存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依法决策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的新试点、新问题等,出台法治应对措施与制度的及时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遵循,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部署要求,恪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全力推动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是注重法治建设统筹规划。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教育、宣传阐释和贯彻落实。结合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入法治芜湖建设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建议,统筹谋划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研究制定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坚持在更高起点上共同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以法治政府建设新成效推动法治芜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二是强化法治服务保障作用。围绕省委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的定位,紧扣加快打造四个名城、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前列、推动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自贸区发展等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法治服务保障效能。持续推进皖事通办,全面升级芜湖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参与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进程,打造精品高频跨省通办事项。加快推进证照分离”“互联网+政务服务”“告知事项承诺制等改革事项,进一步规范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包容审慎监管的新型监管机制,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三是完善法治政府推进机制。大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践创新,对标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目标要求,在全市打造一批有亮点、有成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工作创新项目,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的芜湖品牌。充分发挥督察考核的风向标作用,完善依法行政考核评价指标,加强年度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建立健全法治督察机制,紧扣市委全面依法治市重大决定、重要举措的贯彻落实,紧盯法治建设薄弱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真督实察,发挥督察利剑作用。

四是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围绕重大行政决策,落实重点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明确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和方式,依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三网融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大力推动三调联动,不断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统筹规划八五普法,大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